[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梯提升和牵引的化学纤维复合带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88257.1 | 申请日: | 2015-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3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吕虎松;付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虎松;付悍 |
主分类号: | F16G1/04 | 分类号: | F16G1/04;B66B5/00;B29C4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3006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梯 提升 牵引 化学纤维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梯提升和牵引的化学纤维复合带并能辅助实时监测电梯的状态。
背景技术
常规电梯系统中采用2根或以上的直径大于等于8mm的钢丝绳作为牵引绳,铸铁的滑轮作为曳引轮,由于电梯的安全规范要求D/d≥40,使得曳引轮直径至少为320mm,同时传统的牵引绳材质为质量较大的金属材质,这样就需要曳引机提供很大的曳引力,导致曳引机体积大、笨重,整个系统所需空间也越大,如可以选用质地较为轻便,自重小的材料,则可解决上述问题。
目前电梯系统中有很多安全装置但是也没办法完全杜绝电梯意外的发生,主要包括轿厢的意外滑移和超速冲顶,电梯的安全是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为解决目前电梯系统中轿厢的意外滑移和超速冲顶发生时的实时监测问题以及由于电梯的安全规范要求D/d≥40,使得曳引轮直径至少为320mm,同时传统的牵引绳材质为质量较大的金属材质,这样就需要曳引机提供很大的曳引力,导致曳引机体积大、笨重,整个系统所需空间也越大之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梯提升和牵引的化学纤维复合带,该化学纤维复合带通过光感涂层传递给光电传感器或者其它类似传感器信号,可以实时的监控电梯的状态,是否有意外的滑移、异常的振动、加速超限以及冲顶等,同时还避免由于了常规电梯的牵引缆绳的重量过大并且为应对受力过大而增加缆绳的直径的问题。这样在配套曳引机设计的时候可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转速、结构紧凑的效果,减少机房空间的目的。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梯提升和牵引的化学纤维复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纤维复合带由化学纤维绳或带、有机包覆层以及耐磨光感涂层组成,其结构为在化学纤维绳或带外包覆有机包覆层,以及包覆层表面的耐磨光感涂层;其中所述的化学纤维绳或带材料为芳纶或者碳纤维;耐磨光感涂层为聚氨酯材料,厚度小于1mm,且颜色为分段变化可光学检测到的,可传递光学信号,相邻两段颜色相区别,并皆与所述的有机包覆层的颜色相区别。
所述的化学纤维复合带整体的截面宽厚比大于等于1。
所述的化学纤维绳或带数量为大于等于1,其形态为绳状或者编织带状。
所述的所述的有机包覆层材料为聚氨酯。
所述的耐磨光感涂层表面纹状为均匀分布的横向条纹状或均匀分布的菱形网格纹状。
所述的化学纤维复合带横截面形态为长方形状、月牙状、梯形状、凸形状、椭圆形状。
一种用于电梯提升和牵引的化学纤维复合带的制作方法:所述的制作方法是根据下列步骤来实现的:
步骤一:选用材料为芳纶或者碳纤维的化学纤维绳或带,数量大于等于1根;
步骤二:将聚氨酯通过挤塑机,热熔、挤压,将化学纤维绳或带包覆其中,在化学纤维绳或带表面形成一层包覆性好且分布均匀的有机包覆层;
步骤三:将颜色为分段变化可光学检测到的耐磨光感涂层均匀涂覆、激光标示、热转印于有机包覆层表面。
优点效果:
本发明化学纤维复合带表面的耐磨光感涂层通过传递给光电传感器或者其它类似传感器信号,可以实时的监控电梯的状态,是否有意外的滑移、异常的振动、加速超限以及冲顶等。将电梯的安全性能提升了一个层次,给人们的安全增加了一道可靠的保障。由于采用了化学纤维替代传统的钢丝牵引绳,使得牵引绳的自重大大降低,同时通过减小缆绳的直径d,根据D/d≥40得到很小的D曳引轮直径,这样在曳引机设计的时候可以做到成本低廉、转速高、结构紧凑的效果,还可以大大减少机房的空间,同时由于本发明采用有机纤维代替了传统的金属材料,使得自重大大降低,为降低能耗与成本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带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梯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月牙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凸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椭圆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立体图示意图。
图中标记:1.化学纤维绳或带 2.有机包覆层 3.耐磨光感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际例子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特定例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虎松;付悍;,未经吕虎松;付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82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杠杆传动式增力装置
- 下一篇:扭转振动减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