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除辣椒田杂草的秸秆还田‑淹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6727.0 | 申请日: | 2015-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0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先贵;胡君利;唐治平;曾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丰泽园肥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00 | 代理人: | 王洁平 |
地址: | 40821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辣椒 杂草 秸秆 还田 淹水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田杂草防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防除辣椒田杂草的秸秆还田-淹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杂草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组分,同时也是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因子,它与农作物争地、争光、争肥、争水,还会诱发病虫害等,是影响作物生长和导致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防除农田杂草,一般要实行以农业技术为主的综合防除措施,即在农作物栽培管理过程中把防除杂草的措施贯串在农事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防效才较显著。传统的除草方法是中耕除草,即通过人工或机械中耕及时防除生长在作物田间的杂草,具有耗时、费力等特点。化学除草方法则使用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地发生枯死的除草剂,具有除草及时、效果好、劳动强度轻、工效高等优点,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辣椒田除草剂受作物安全性所限,其杀草谱也有限,特别是不能在辣椒苗移栽初期有效控制杂草发生(辣椒苗移栽一个半月后杂草生长对辣椒生长的危害减轻),再加上大部分除草剂价格昂贵、单位面积使用成本大,故在推广应用上受到很大限制,而且有些除草剂由于水溶性大或田间持效期太长、用量过大或施药不均匀等,容易造成对当季作物和后茬作物的残留毒害。因此,椒农们迫切希望寻求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易、生态安全的杂草防除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转型、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秸秆处置已经形成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和材料化等多种用途,但由于秸秆数量大、分布散,利用现状仍不容乐观。顾志光等(“麦秸淹水处理对连坐土壤性状和辣椒疫病田间防控效果的影响”,农业环境学报,2014,33(9),1762-1769)的进行了添加小麦秸秆并配以淹水处理的研究,其处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构建不利于好氧微生物特别是病原菌生存的环境,并利用麦秸腐解产生的有机酸和酚酸杀灭病原菌,进而改良土壤和防控土传病害(辣椒疫病等);显然,上述公开文献中并没有提供其用于防除农田杂草的技术研究或案例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易的防除辣椒田杂草的秸秆还田-淹水处理方法。该方法成本低廉、生态安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防除辣椒田杂草的秸秆还田-淹水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在移栽辣椒苗前向农田中添加秸秆,翻耕、并淹水15 ~ 45 d,之后排水晾干,再移栽辣椒苗。
所述秸秆为常规农作物粗纤维秸秆;优选的,所述秸秆为豆科植物秸秆,添加量为500 ~ 2000 kg/亩。
所述淹水方式为在田块外围筑埂蓄水。
优选的,所述淹水程度为保持水层厚度为0.5 ~ 2 cm。
优选的,所述淹水时间为20 ~ 30 d。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其成本低廉、操作简易、生态安全,在防除辣椒田杂草的实践中应用效果良好,为秸秆淹水防除杂草提供了技术支撑。
(2)本发明中基于土壤对有机物料的实际消纳能力以及农业生产上可行的淹水时间,将秸秆还田并进行淹水处理,该过程通过多种化学和生物学反应迅速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进而创造不利于杂草种子生存萌芽以及杂草滋生蔓延的条件,并从根本上改变农田的生态环境,同时秸秆腐解产生的有机酸和酚酸也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种子萌芽,起到“药肥”双效作用,其是防除杂草的好办法甚至是最经济有效的好措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除辣椒田杂草的秸秆还田-淹水处理方法,按添加秸秆、翻耕、淹水的流程进行。所述秸秆为蚕豆秸秆,按照1000 kg/亩的标准添加;所述翻耕采用旋耕机完成,翻耕深度为20 cm;所述淹水方式在田块外围修筑堤埂再灌水,保持水层厚度为1 ~ 1.5 cm,淹水时间为30 d。表1所示为秸秆还田-淹水处理方法对辣椒生长过程中杂草发生量的影响。
表1 秸秆还田-淹水处理技术在重庆某植椒土壤中的应用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辣椒苗移栽后第35 d第一次测定杂草时,秸秆还田-淹水处理杂草地上部生物量不足对照处理的1/10,平均防除率达93.5%,大幅降低了杂草对肥和水等的竞争。到辣椒苗移栽后第70 d第二次测定杂草时,秸秆还田-淹水处理与对照处理杂草地上部生物量已经没有明显差别。汇总整个苗期的杂草总生物量,秸秆还田-淹水处理对杂草的防除率达44.4%,效果非常明显,而且在最需控制杂草的辣椒苗移栽初期效果尤为突出。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丰泽园肥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重庆丰泽园肥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67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碗机的加热控制方法
- 下一篇:信息处理系统和显示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