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持续性制备功能纤维的磁化学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9760.0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7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蕾;陈嘉毅;位丽;葛明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08 | 分类号: | B01J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持续性 制备 功能 纤维 磁化 实验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持续性制备功能纤维的磁化学实验装置,实验对象为纤维状材料,可持续性进行磁化学功能整理实验,用以制备某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纤维制品。
背景技术
在磁化学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的研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国家专利CN2014203242205中提出的针对柔性纺织品进行磁化学处理的实验装置,该装置适合于织物,而非纤维,且只能一次性处理,不涉及连续性功能整理的实验装置;二是在磁场作用下制备化学复合镀的方法,该方法制备镀层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能特性,不涉及柔性纤维制品的磁化学处理。
目前尚未见报道相关纺织材料在磁场环境下的可持续性进行化学处理的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可持续性制备功能纤维的磁化学实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持续性制备功能纤维的磁化学实验装置,赋予纤维某种特定的功能。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化学反应装置增加不同强度的磁场环境,连续性处理纺织纤维,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和改善化学处理性能等。本发明的一种可持续性制备功能纤维的磁化学实验装置,包括退绕装置、磁场信号发生装置、水浴装置、化学实验装置和卷绕装置,其特征如下:(1)退绕装置和卷绕装置用于磁化学处理前、后纤维的绕制;(2)磁场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和发射磁场信号,置于水浴装置外侧;(3)水浴装置用于提供稳定的水浴温度,作用于处于亥姆霍兹线圈水平中心线位置的化学实验装置;(4)化学实验装置用于放置实验处理液和待整理的纤维试样,内含两个可调节距离的环扣。
本发明的一种可持续性制备功能纤维的磁化学实验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电流源输出宽带正弦信号,电流有效值0~10A,电流稳定性0.3%,电流分辨率为0.01A,可产生均匀且稳定的磁场信号,场强介于0~100Gs,可程控;
(2)2只对称的亥姆霍兹线圈置于水浴装置外侧,化学实验装置处于水浴装置内侧上表面,且与亥姆霍兹线圈水平中心线平齐;
(3)纤维由退绕装置退出进入化学实验装置并固定到卷绕装置上,纤维经过4个圆形环扣,其中2个环扣固定在亥姆霍兹线圈顶端的支架上,另外2个环扣卡在化学实验装置内侧的环扣卡条上,距离可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可持续性进行实验,赋予纤维某种特殊的功能性。本发明可弥补连续性制备功能纤维在磁化学处理技术领域的空白,为功能纤维的制备、开发及研究提供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亥姆霍兹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化学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所述一种可持续性制备功能纤维的磁化学实验装置包括第一亥姆霍兹线圈1、第二环扣2、第一环扣3、退绕装置4、卷绕装置5、纤维加捻器6、第四环扣7、第二亥姆霍兹线圈8、实验槽9、环扣卡条10、第三环扣11、水浴槽12、加热器13、电流源14等。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退绕装置、磁场信号发生装置、水浴装置、化学实验装置和卷绕装置,磁场信号发生装置由电流源14与平行设置在水浴槽12两侧的第一亥姆霍兹线圈1和第二亥姆霍兹线圈8(如图2所示)组成,第一亥姆霍兹线圈1和第二亥姆霍兹线圈8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源14连接,第一亥姆霍兹线圈1和第二亥姆霍兹线圈8采用相同材质、相同规格,且同轴放置,用于产生和发射均匀且稳定的磁场信号。
如图1所示,所述退绕装置4和卷绕装置5用于磁化学处理前、后纤维的绕制,其中,退绕装置4本身不含有退捻功能,卷绕装置5的卷绕口处设有可开关的纤维加捻器6。
如图1所示,所述水浴装置是在现有恒温水浴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可实现温度的调节与控制,由水浴槽12和设置在水浴槽12底部的加热器13组成,水浴槽12由不导电、不导磁材料制成。
如图1所示,所述化学实验装置处于水浴槽12的内侧上表面处,可卸载,由实验槽9、环扣卡条10(如图3所示)以及第二环扣2和第三环扣11组成。实验槽9用于放置实验处理液和待处理的纤维,环扣卡条10含有6个等间距卡槽,供第二环扣2和第三环扣11固定用,且第二环扣2和第三环扣11之间的距离可通过这6个不同卡槽进行调节,以设置不同的化学实验处理时间。实验槽9、环扣卡条10和第二环扣2及第三环扣11均由不导电、不导磁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97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