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透气结构的冷热敷面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9432.0 | 申请日: | 2015-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4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荣;张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海荣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A61H23/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林米良 |
地址: | 318057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透气 结构 热敷 面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透气结构的冷热敷面膜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的面膜是美容保养品的一种载体,敷贴在脸上15~30分钟,当保养品的养分缓缓被皮肤吸收后,即卸下来的膜,面膜的材质有粉末调和的、高岭土、无纺布、及蚕丝面膜、生物纤维面膜。目前使用十分广泛。
面膜的原理,就是利用覆盖在脸部的短暂时间,暂时隔离外界的空气与污染,提高肌肤温度,皮肤的毛孔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与新陈代谢,使肌肤的含氧量上升,有利于肌肤排除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和累积的油脂类物质,面膜中的水分渗入表皮的角质层,皮肤变得柔软,肌肤自然光亮有弹性。
为了提高面膜的使用效率,一些厂家设计了能够加热的面膜,如专利CN200780044573.2所公开的一种自我加热面膜,自我加热面膜包括用于覆盖病人脸部至少一部分的朝脸层。附连在朝脸层的是至少一个传热垫。传热垫包含放热组份。一旦从密封的包装中拆下面膜,空气接触传热垫造成面膜温度升高。传热垫做成可以精细地控制面膜升高的温度和保持的时间长度。面膜产品可与香味或蒸汽传送装置组合使用,在加热面膜时该装置释放香味、蒸汽、或者两者。
上述这种面膜能够改变自身的温度,但也存在缺陷,只能利用空气的接触来提高温度,不能达到实时控制,且只能单向加热却不能制冷,导致面膜的使用功能单一。
另外,上述能够加热的面膜内部没有设计透气结构,导致内部空气流通不畅,使得面膜中的某个局部温度过高,导致容易烫伤使用者的面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透气结构的冷热敷面膜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热敷面膜表面温度均匀化。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透气结构的冷热敷面膜装置,所述面膜装置包括相叠合的面膜贴片和外面膜片,所述面膜贴片和外面膜片均具有可供使用者眼睛、鼻子和嘴巴露出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膜贴片上设有用于对该面膜贴片进行加热或制冷的调温机构,所述面膜贴片上还分布有多个贯穿该面膜贴片的内透气孔,所述外面膜片上分布有多个贯穿该外面膜片的外透气孔。
其原来如下:冷热敷面膜一般存在着热量分布不均匀的缺陷,使用时,调温机构对面膜贴片进行加热或制冷,外面膜片主要起到保护和美观的作用,本面膜装置由于采用内透气孔贯穿面膜贴片,采用外透气孔贯穿外面膜片,使得面膜贴片和外面膜片之间的空气和外部流通,从而使得即使面膜贴片和外面膜片局部贴合而无法良好传热时,也可以通过内透气孔或外透气孔把过热或过冷的热量排到外界去,从而保证了面膜贴片各个部位的温度的一致性,使冷热敷面膜表面温度均匀化。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透气结构的冷热敷面膜装置中,所述内透气孔和外透气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内透气孔在面膜贴片的额头区域和两侧脸颊区域密集分布,所述内透气孔在面膜贴片的下巴区域和鼻子两侧稀疏分布,所述外透气孔在外面膜片的额头区域和两侧脸颊区域密集分布,所述外透气孔在外面膜片的下巴区域和鼻子两侧稀疏分布。外透气孔和内透气孔的直径一般为1mm-4mm,在这个数值范围内,能够起到很好的透气效果,另外,上述分布方式使得额头区域和两侧脸颊区域透气效果更好,便于热量发散出去,因为这几个部分是加热的重点区域,存在过热的危险,在这些区域密集分布,更进一步保证使冷热敷面膜表面温度均匀化。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透气结构的冷热敷面膜装置中,所述面膜贴片上分布有多个凸点,所述凸点的底部固连在面膜贴片上,该凸点的顶部能够和外面膜片的内表面相抵靠。凸点的作用使得面膜贴片和外面膜片之间局部不贴死,保证两者之间的空气流通性,提高传热效果,使得温度更加均匀化。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透气结构的冷热敷面膜装置中,所述凸点的高度为0.2mm-0.8mm,所述凸点呈圆柱形,该凸点的外径为0.2mm-0.8mm。作为优选,凸点的高度优选为0.5mm,该凸点的外径优选为0.5mm;在这种数值区间内,凸点能够更好的起到防止贴片和外面膜片之间局部不贴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海荣,未经吴海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94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