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呼叫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77176.1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5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神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W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毛军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信***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呼叫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呼叫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楼宇对讲系统由一个室外机和多个室内机组成,其中, 室外机和室内机之间通过有线方式进行连接,室外机一般安装在楼 道门外侧,室内机分别安装在每个住户家庭内部靠近门口位置。
当有人来访时,访客可以通过室外机输入待访问家庭的门牌号 实现呼叫,住户通过室内机接听电话确定访客身份,并对楼门进行 解锁。
然而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提供的楼 宇对讲系统采用有线方式连接,室内机一旦确定安装位置就不易更 改,由于室内机安装位置固定,可能造成住户漏接电话或者接听电 话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程呼叫方法 和系统,能够使住户在任意位置接听访客通过楼宇对讲系统的来电。
一种远程呼叫方法,包括:室外呼叫终端获取访客输入的待访 问住户标识,并将该待访问住户标识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信令服务 器;信令服务器从预先设置的数据库中查找与待访问住户标识对应 的移动呼叫终端标识,其中,数据库用于存储待访问住户标识与移 动呼叫终端标识的对应关系;信令服务器根据移动呼叫终端标识向 对应的移动呼叫终端发送无线呼叫信号,并接收该移动呼叫终端返 回的呼叫结果;如果呼叫结果指示应答呼叫,信令服务器分别向室 外呼叫终端和移动呼叫终端发送建立远程无线呼叫指示;室外呼叫 终端和移动呼叫终端根据建立远程无线呼叫指示,建立无线呼叫连 接,进行远程无线呼叫,其中,远程呼叫的内容包括:音频和/或视 频。
一种远程呼叫系统,包括:室外呼叫终端、信令服务器、数据 库和移动呼叫终端;其中,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待访问住户标识与 移动呼叫终端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室外呼叫终端,用于获取访客输入的待访问住户标识,并 将该待访问住户标识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所述信令服务器,接收所 述信令服务器返回的建立远程无线呼叫指示,根据该指示与所述移 动呼叫终端建立无线呼叫连接,进行远程无线呼叫,其中,所述远 程呼叫的内容包括:音频和/或视频;
所述信令服务器,用于从所述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访问住户 标识对应的移动呼叫终端标识,根据所述移动呼叫终端标识向对应 的所述移动呼叫终端发送无线呼叫信号,并接收该移动呼叫终端返 回的呼叫结果,如果所述呼叫结果指示应答呼叫,分别向所述室外 呼叫终端和所述移动呼叫终端发送建立远程无线呼叫指示;
所述移动呼叫终端,用于接收所述信令服务器发送的无线呼叫 信号,并向所述信令服务器返回呼叫结果,接收所述信令服务器发 送的建立远程无线呼叫指示,根据该指示与所述室外呼叫终端建立 无线呼叫连接,进行远程无线呼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远程呼叫方法和系统,室外呼叫终端和移动呼 叫终端之间可以通过信令服务器建立无线连接,从而实现远程无线呼叫 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楼宇对讲系统室外机和室内机之间采用有线方式进 行通信,使得室内机安装位置固定,用户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实 施例提供的系统由于采用采用无线方式进行呼叫,能够使住户通过移动 呼叫终端在任意位置接听访客通过室外呼叫终端拨出的访客来电,操作 更方便;并且,无需像现有技术提供楼宇对讲系统那样安装配套的室内 机,任意移动呼叫终端均可以使用,相较于现有技术节省了安装成本, 并且,由于采用移动呼叫终端方式,便于携带,进一步解决了住户不在 家时访客来电漏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远程呼叫方法流程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步骤105的流程图一;
图3为图1所示的步骤105的流程图二;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远程呼叫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远程呼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远程呼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神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神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7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IMS网络的注册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网络接入设备的验证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