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鲫鱼的稻田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68707.0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6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门市明阳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614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鲫鱼 稻田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鲫鱼的稻田养殖方法,属于农业或养殖业领域。
背景技术
稻田养鱼,作为立体农业的一种方式,已被引起重视,近年来也有利用稻田养鱼的成功报道。但在已公开的稻田养鱼报道中,仅是利用稻田的水面,即简单的利用稻田代替池塘,进行原始放养。已知的稻田养鱼方法缺乏科学的管理,鱼苗品种差,存活率底,产量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鲫鱼的稻田养殖方法,该方法根据稻田本身的特性,选用优质的鱼苗品种,合理控制水量、水温、氧气以及投料饲喂,具有存活率和产量高,鱼的品质好,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鲫鱼的稻田养殖方法,按照以下的方法步骤进行:
a.选育种,选用本地野生鲫鱼和家养鲫鱼杂交培育出的第一代鲫鱼为养殖鱼苗;
b.放养 早稻插秧后7-15天,泥浆沉淀后投放鱼苗,待早稻灌浆后起出鱼苗转投中稻田放养,中稻灌浆后起出鱼苗投晚稻田放养至晚稻灌浆,晚稻收割前捕捞;
c.水量、水温、氧气的控制 气温为5-10度时,以固定水为主,流动水为辅,水深保持3-7寸,或气温为10-15度时,以流动水为主,间接固定水,水深保持5-9寸,或气温为15-25度时,全部采用流动水,水深保持6-11寸,或气温在25度以上时,采用流动水,水深保持在7-12寸;
d.投料 喂食整个饲养期间采用取食落入水中的稻花粉为主,辅以投喂鱼饲料的喂食方法。
进一步的,按以下投料喂食方法饲喂:鱼苗投放早稻田间一周后开始投喂鱼饲料,时间2天,循环重复,到禾苗扬花之前的5-10天断食,早稻禾花粉出来后鱼苗食用落入水中的花粉,鱼苗转入中稻一周后投食2天,至中稻禾花粉出来后取食花粉之后不再喂食,鱼儿转入晚稻田后一周后投食2天,至晚稻禾花粉出来后取食花粉,之后不再喂食。
进一步的,将当年培育的鱼种,先放入稻田,待禾苗扬花前,起鱼按雄、雌分塘放养,并分别于初冬和冬末各犁耕糙田一次后放水入田,田的四周放树枝,并搭盖品字形阴棚,放水10天后投放鱼种,一个月左右至早稻插秧时,鱼种产出的卵孵出鱼苗并长至长1公分左右。
进一步的,投放鱼苗后气温平均在8度左右时,保持水深2-4寸,并做到五天固定水,二天流动水;当气温在10-15度时,保持水深3-6寸,并做到五天流动水,二天固定水;当气温在15-25度时,保持水深6-8寸,并做到全部流动水;当气温在25度以上时,保持水深7-10寸,并做到全部流动水。
本发明鱼苗投放量视田地的肥瘦决定。亩产稻谷900斤以上的投放鱼苗250-350尾;亩产稻谷800斤以上的投放鱼苗200-250尾;亩产稻谷600斤左右的投放鱼苗100-150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本发明选用鲫鱼在稻田饲养,利用禾苗花粉为主要饲料,改变了传统投料养鱼的方式,降低了经济成本。同时针对该鱼和稻田的特点,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鱼的产量和品质,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门市明阳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海门市明阳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8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叉猛水蚤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洋鱼类放流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