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莓镶脉病毒的组成型表达启动子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66881.1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0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江彤;李瑞;杨友志;李爽;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82;C12N15/84;C12N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王凝;张波 |
地址: | 23003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莓 病毒 组成 表达 启动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成型表达启动子以及用于生产转基因植物的DNA构建体技术。
背景技术
植物基因工程的目的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植物后使其正确而有效地表达。然而这一过程受到很多因子的影响与制约,适合的启动子是外源基因有效表达的关键因素。
转基因技术不仅成为改良草莓品质的重要手段,也为草莓抗病性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虽然草莓转基因工程发展迅速,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转化效率低,目的基因表达强度弱等。其中目的基因表达强度是制约基因转化效率的瓶颈。基因表达强度主要由驱动基因表达的启动子决定,启动子是一段能够被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特异性序列,它能够起始下游基因的转录。启动子内的顺式作用元件能够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调控转录的效率与起始频率。目前草莓基因工程中主要使用的是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该启动子虽然能驱动目的基因在草莓各器官组成型表达,但目的基因表达量不高,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SVBV与CaMV同属于花椰菜花叶病毒属,初步鉴定该启动子活性强于CaMV的35S启动子。CaMV主要侵染十字花科植物,而SVBV主要以侵染蔷薇科植物草莓为主,所以在草莓转基因中,SVBV启动子对外源基因会具有更强的驱动活性。如果分离的SVBV启动子及其缺失构建产物在蔷薇科植物上能够高强度地稳定驱动目的基因表达,甚至超过CaMV的35S启动子,或者使其在不同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将会为蔷薇科植物基因工程改良提供更好的工具,也会为整个植物基因工程提供新的改良途径。这将会为草莓转基因工程提供巨大的技术支持,也将为丰富病毒基础理论及加强实际应用提供有利的技术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草莓镶脉病毒的组成型表达启动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莓镶脉病毒的组成型表达启动子,该启动子为草莓镶脉病毒全长启动子序列或缺失启动子序列。
上述启动子序列如以下(a)、(b)、(c)或(d)所示:
(a)序列表中SEQ ID NO:1序列或其在植物细胞中具有启动子活性的片段的DNA序列;
(b)序列表中SEQ ID NO:2序列或其在植物细胞中具有启动子活性的片段的DNA序列;
(c)序列表中SEQ ID NO:3序列或其在植物细胞中具有启动子活性的片段的DNA序列;
(d)序列表中SEQ ID NO:4序列或其在植物细胞中具有启动子活性的片段的DNA序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的草莓镶脉病毒的组成型表达启动子的DNA构建体。
进一步地,上述DNA构建体还包括与草莓镶脉病毒的组成型表达启动子进行可操作连接的有效基因。
所述有效基因包括但不限于杀虫剂基因、除草剂抗性基因、抗真菌基因、抗病毒基因或抗微生物基因。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重组DNA的载体。
进一步地,上述载体是适用于植物细胞的质粒载体或表达载体。
所述载体可以插入有效基因。
所述有效基因包括但不限于杀虫剂基因、除草剂抗性基因、抗真菌基因,抗病毒基因或抗微生物基因。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导入了上述的DNA构建体的植物细胞。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利用植物细胞表达有效基因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以该有效基因可表达的方式将该有效基因连接到启动子序列的下游以获得重组DNA片段;
2)将该重组DNA片段插入载体中;
3)用该载体转化植物细胞;
4)培养该植物细胞。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植物细胞制备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按照编码所需蛋白质的DNA可以被表达的方式将编码所需蛋白质的DNA连接到启动子序列下游以获得重组DNA片段;
2)将重组DNA片段插入载体中;
3)用该载体转化植物细胞;
4)培养该植物细胞;
5)从培养物中回收所需的蛋白质。
本发明还提供了草莓镶脉病毒的组成型表达启动子在植物基因工程改良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6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