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杜仲叶绿原酸的新用途以及一种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6401.1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7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湘洲;张胜;王乙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46 | 分类号: | A61K36/46;A61P39/02;A61K31/715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刘佳芳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杜仲 叶绿原酸 用途 以及 一种 组合 | ||
杜仲叶绿原酸的新用途以及一种组合物,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杜仲叶绿原酸对竹叶多糖的减毒作用,特别是提供了所述杜仲叶绿原酸在制备降低竹叶多糖毒性的药物方面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包括杜仲叶绿原酸和竹叶多糖,所述杜仲叶绿原酸与竹叶多糖的质量比为1:0.5‑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杜仲叶绿原酸作为竹叶多糖的减毒药物或者制剂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竹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如黄酮、多糖、氨基酸和微量元素[1]。竹叶多糖有增强机体免疫及抗疲劳、抗氧化、降血糖和保护肝脏等作用[2‐4];杜仲叶是近年来天然药物开发的热点,因其含有较高含量的绿原酸(含量为7.95%),国内植物提取物厂家将其作为天然绿原酸的提取原料。绿原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主要有抗炎,抗病毒,以及抗氧化等作用。现代科学对绿原酸的生物活性研究已经深入到医药、食品、保健及日用化工等多个领域。
竹叶多糖的毒性目前尚未有公开报道。但是化合物的毒性一般可以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进行初步验证。由于正常细胞生产较为缓慢,而癌细胞生产迅速,易于培养,通常作为该实验的模型细胞。活细胞的生长情况可以用MTS法进行定量测定。MTS为黄色化合物,是一种接受氢离子的染料,可作用于活细胞线粒体中的呼吸链,操作原理均是活细胞线粒体内的一些脱氢酶还原成有色的甲臜(formazan),而死细胞则无此功能,活细胞越多,颜色越深,酶标仪下测的OD值就越高。
1、Lv Z,Dong J,Zhang B.Rapid ident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flavonoids compounds from bamboo leaves by LC-(ESI)-IT-TOF/MS[J].BioResources,2012,7(2):1405-1418;
2、丁红秀,高荫榆,晁红娟,等.毛竹叶多糖抗疲劳作用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4):389~391;
3、Mao J,Yin J,Ge Q,et al.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polysaccharides extracted from Moso Bamboo-Leaf[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13,55:1~5;
4、丁红秀,高荫榆,晁红娟,等.毛竹叶多糖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利肝作用[J].食品科学,2010,31(9):259~262。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研究,我们发现竹叶多糖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而本发明提供了杜仲叶绿原酸对竹叶多糖的减毒作用,减少竹叶多糖的毒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杜仲叶绿原酸在降低竹叶多糖毒性方面的应用。
杜仲叶绿原酸在制备降低竹叶多糖毒性的药物或者制剂方面的应用。
一种组合物,包括杜仲叶绿原酸和竹叶多糖,其中杜仲叶绿原酸与竹叶多糖的质量比优选为1:0.5-5。
所述杜仲叶绿原酸与竹叶多糖的质量比更优选为1:1。
杜仲叶绿原酸与竹叶多糖对癌细胞做测试,可得出杜仲叶绿原酸对竹叶多糖具有明显减毒作用,对正常细胞做测试,也可得出相同的结论。可见杜仲叶绿原酸对竹叶多糖不仅具有减毒作用,而且不会影响竹叶多糖原有的性质。
附图说明
图1是400μg/ml三种药液对HepG2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曲线图;
图2是500μg/ml三种药液对HepG2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6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