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航信号接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4223.9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4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华;夏涛;张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苍穹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01S19/13;G01C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航 信号 接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航信号的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导航信号接收器。
背景技术
随着导航系统的广泛使用,对导航信号接收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导航信号接收器内置的系统集成度不断增强,系统功耗不断增大,而箱体体积不断减小,导致控制电路板表面及内部环境温升加剧,直接影响产品各功能模块的效能,从而导致导航信号接收器的性能、寿命和可靠性的降低。此外,温度对控制电路板的精度影响比较大,当温度升高,参数漂移会增大,从而导致集成化的控制电路板的性能、寿命降低,最终将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寿命,因此对控制电路板进行散热处理是产品热设计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快速散热且体积小的导航信号接收器。
一种导航信号接收器,其包括:
一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底壳和与所述底壳配合卡接的上盖;
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壳容纳腔内的控制电路板;以及,
用于将所述控制电路板产生的热量扩散至壳体外部的散热部件,
其中,所述散热部件包括第一传导部,和与所述第一传导部连接、并卡接在所述底壳和所述上盖之间的第二传导部,所述第一传导部具有一传导端,所述传导端伸入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传导部具有一扩散端,所述扩散端穿过所述壳体并延伸至壳体外部。
本发明所述的导航信号接收器,通过设置一传导端能够伸入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扩散端穿过所述壳体并延伸至壳体外部的散热部件,通过传导端将控制电路板产生的热量自容纳腔内传导出来,并通过扩散端将热量散发出去,从而实现导航信号接收器的内部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导航信号接收器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散热部件的第一传导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导航信号接收器的外部示意图;
图5为所述的散热部件的第一传导部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导航信号接收器,所述导航信号接收器包括一壳体10、控制电路板20以及用于将所述控制电路板20产生的热量扩散至壳体10外部的散热部件30;所述壳体10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底壳11和与所述底壳11配合卡接的上盖12;所述控制电路板20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壳容纳腔内。
所述散热部件30包括第一传导部33,和与所述第一传导部33连接、并卡接在所述底壳11和上盖12之间的第二传导部34,所述第一传导部33具有一传导端31,所述传导端31伸入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20连接,用于将所述容纳腔内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部件30上,所述第二传导部34具有一扩散端,所述扩散端穿过所述壳体10并延伸至壳体10的外部,实现与壳体10外部的导通,用于将散热部件30的热量扩散出去。
其中,所述第二传导部34的下表面设有一凹槽341,所述第一传导部33的另一与所述传导端31相对的连接端35卡接在所述凹槽341内,实现第一传导部33和第二传导部34的连接,将第一传导部33的热量传递至第二传导部34。具体的,所述第一传导部33为一竖直设置的导热板,所述第二传导部34为一水平设置的导热板,且所述第二传导部34的传导面积大于第一传导部件33的传导面积。
由于导航信号接收器的体积较小,底壳容纳腔内设置控制电路板20之后的空余空间非常有限,因此不能够直接在散热片或散热风扇直接设置在容纳腔内,由此,本发明设置一传导端31能够伸入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20连接、且扩散端穿过所述壳体10并延伸至壳体10外部的散热部件30,通过传导端31将控制电路板20产生的热量自容纳腔内传导出来,并由扩散端将热量散发出去,从而实现导航信号接收器的内部散热。
所述控制电路板20包括均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壳容纳腔内的一主体电路板21和多个分体电路板22,所述主体电路板21和多个分体电路板22在工作的时候均会产生热量,因此,为更好的使主体电路板21和分体电路板22所产生的热量更快速的传导出去,所述分体电路板22环形分布在所述容纳腔内,形成一环形散热区,所述主体电路板21设置在所述环形散热区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苍穹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苍穹电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42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空气膨胀制冷的机载发热元件的冷却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电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