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0828.0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6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勗哲;余建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62;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遮蔽电极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驱动、低消耗功率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成为新一代显示器的主流。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是藉由密封胶将液晶层密封于一具有彩色滤光层的彩色滤光基板以及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FT Array Substrate)之间所构成。一般而言,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液晶分子可通过垂直电场或是横向电场来驱动。以垂直电场驱动显示介质的例子包括扭转向列(Twisted Nematic,TN)型液晶显示面板、垂直排列(Vertical Alignment,VA)型液晶显示面板。以横向电场驱动显示介质的例子包括共平面转换(In-Plane Switching,IPS)型液晶显示面板、边缘电场转换(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型液晶显示面板。
然而,密封胶框容易释放出离子,且这些离子与驱动电路在作动时会有电场效应产生造成显示区周围电荷累积,故容易造成画面显示不均匀(display mura)的现象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可降低密封胶框所释放出的离子对显示区所造成的影响,以提升画面显示均匀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一显示区以及围绕显示区的一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密封胶以及一显示介质。第一基板包括多条位于显示区的扫描线以及数据线、位于显示区且与扫描线以及数据线电性连接的多个主动元件、位于显示区且与主动元件电性连接的多个像素电极、位于显示区且对应像素电极设置的一共用电极以及位于非显示区且与共用电极电性连接的一遮蔽电极。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的对向侧。密封胶位于非显示区且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其中遮蔽电极位于密封胶与共用电极之间且遮蔽电极环绕显示区。显示介质位于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密封胶之间。
基于上述,由于连接至共同电压(Vcom)的遮蔽电极位于主动元件侧的最上层且与驱动电路以及密封胶框重叠,故能够减少驱动电路与离子所产生的电场效应且迅速地将电荷释放。因此,累积于显示区周边的电荷能够减少,使得像素电极的电场不会受到干扰,以提升画面显示均匀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A至2F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流程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基板上的元件的上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像素阵列中的像素单元的上视图。
图5A至5F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流程剖面示意图。
图6A至6D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流程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的像素单元的上视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20:显示面板
100:第一基板
200:第二基板
300:像素阵列
310:第一绝缘层
320:共用电极
330:第二绝缘层
340:遮蔽电极
410:第一配向层
420:第二配向层
500:密封胶
600:显示介质
700:彩色滤光层
AA:显示区
PA:非显示区
P:像素单元
DC:周边电路
IC:驱动装置
DL:扫描线
SL:数据线
PE:像素电极
TFT:主动元件
C1:第一接触窗
C2:第二接触窗
C3:第三接触窗
GI:栅绝缘层
CH:通道层
G:栅极
S:源极
D:漏极
CL:共用电极线
E1:边缘电场
E2:横向电场
W:宽度
d:重叠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08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