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发动机喷油器冷却套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60600.1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3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再裕;陈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永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16 | 分类号: | F01P3/16;C22C49/00;C23C8/3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3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喷油器 冷却 | ||
1.一种船用发动机喷油器冷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所述套体上轴向开设有冷却孔,所述冷却孔分为第一孔段、第二孔段以及第三孔段,所述第一孔段内径大于第二孔段内径,所述第二孔段内径大于第三孔段内径,所述第一孔段与第二孔段之间形成有增压平台,所述第二孔段与第三孔段之间形成有增压斜面,所述第二孔段和第三孔段的内侧壁与套体外表面之间开设有与减压腔,所述减压腔分为第一腔道与第二腔道以及与连接第一腔道与第二腔道的倾斜腔道,所述第一腔道与第二孔段对应,所述第二腔道与第三孔段对应,所述倾斜腔道与增压斜面对应,所述套体的主要成分为(wt.%):镁13-18%、钛7-20%、钴3-7%、镍15-20%、钒1-3%,硅5—10%,钼1—3%、钨0.5—1%、铁5-10%、增强纤维3-5%,余量为铬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增强纤维为碳化硅晶须和碳纤维短纤混合物,并且碳纤维短纤平均长度为100-200微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发动机喷油器冷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纤维中碳化硅晶须和碳纤维短纤的质量比例为(2-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发动机喷油器冷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至少其内壁表面经过如下表面渗碳氮化处理:在套体预处理表面进行预处理后,将套体置于加热炉,对加热炉抽真空后再倒入氮气并保持氮气流动3-5h,氮气置换速度为每分钟交换加热炉内氮气总量的1%,再加热升温至800-1000摄氏度,导入氨气和低聚聚乙烯混合气,保持压力80-100kpa,其中氨气分压保持为1-2kpa,低聚聚乙烯混合气分压保持为3-5kpa,进行渗碳氮化处理,处理时间为30-50min,而后降温至淬火温度,进行冷空气脉冲淬火并清除保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发动机喷油器冷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为在套体预处理表面涂覆一层3-5mm厚度的陶瓷黏土层,再常温风干后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发动机喷油器冷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与减压腔相通的减压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发动机喷油器冷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与套体外表面之间形成有有环形径向平台,所述插接部外表面与环形径向平台的夹角处设置有卡固槽,所述卡固槽的最小外径小于所述插接部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发动机喷油器冷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的另一端径向凸设有外径大于套体外径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开设有连接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永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永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606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