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9878.7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4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廖本逸;刘忠和;陈弘畯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点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37 | 分类号: | F21S41/37;F21S43/33;F21V23/06;F21W102/00;F21W103/00;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种照明装置,包含一绝缘基座、两个导电组件及一发光源,绝缘基座包括一正面、一背面及两个内周面,各该内周面界定出一贯穿该正面与该背面的贯穿孔,各该导电组件包括一形成于该正面的第一导接段、一形成于该背面的第二导接段,及一形成于对应的该内周面并且连接于该第一、第二导接段间的连接段,发光源包括一第一导电端子及一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一导电端子与该第二导电端子分别导接于该两导电组件的该第一导接段。借由导电组件、发光源与绝缘基座间的接合设计方式,降低组成元件的数量,减少组装制造的步骤,简化制程。导电组件也可充当为一散热的路径,提升散热效能。本发明还包括该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导电组件结构设计的照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参阅图1,现有照明装置1,以一车灯为例,其包含一灯罩11、一软性电路板12、多个设置于软性电路板12的发光二极管13,及一支撑板14。灯罩11包括多个彼此相连接的罩体111,各罩体111形成有一穿孔112。支撑板14包括一用以支撑并承载软性电路板12的板体141,及多对凸设于板体141一侧的热融柱142,各对热融柱142用以热融接于对应的罩体111背面。
欲组装照明装置1时,先将各发光二极管13设置于软性电路板12上,随后,组装人员需借由人工方式将软性电路板12弯折成多个彼此相间隔的弯折部121,使得每两个相邻的弯折部121间形成有一平整部122,各发光二极管13位于对应的平整部122上。接着,将软性电路板12的各平整部122放置于支撑板14的板体141上,并使支撑板14的各对热融柱142穿设于对应的平整部122的一对通孔123。之后,将各发光二极管13穿设于对应的穿孔112内,以及将软性电路板12的各弯折部121置入对应的两个相连接的罩体111间。最终,组装人员会把支撑板14放入热融机内对各对热融柱142进行热融,使各对热融柱142热融接于对应的罩体111背面,此时,即完成照明装置1的组装。
由于照明装置1的支撑板14的热融柱142需通过热融方式连接固定于罩体111背面,且照明装置1的元件众多且组装步骤多,因此,易耗费人力成本及组装工时,进而导致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组成元件少,能减少组装制造的步骤,并可降低制造工时与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能有效地提升散热的效能。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能提高发光源所产生的光线的利用效率,使照明的亮度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照明装置包含一绝缘基座、两个导电组件,及一发光源,该绝缘基座包括一正面、一背面及两个内周面,各该内周面界定出一贯穿该正面与该背面的贯穿孔,各该导电组件包括一形成于该正面的第一导接段、一形成于该背面的第二导接段,及一形成于对应的该内周面并且连接于该第一、第二导接段间的连接段,该发光源包括一第一导电端子及一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一导电端子与该第二导电端子分别导接于该两导电组件的该第一导接段。
各该导电组件包括一形成于该正面、该背面与对应的该内周面的活性金属层,及一形成于该活性金属层上的第一金属层,该第一、第二导接段及该连接段包含该活性金属层与该第一金属层。
该绝缘基座还包括一形成于该正面外周缘的围绕面,该照明装置还包含一形成于该围绕面上的反光金属罩,该反光金属罩用以反射该发光源所产生的光线,该反光金属罩包括一形成于该围绕面上的第一反光金属层,及一形成于该第一反光金属层上的第二反光金属层,该第一反光金属层与该活性金属层的材质相同。
该第二反光金属层与该第一金属层的材质相同。
该绝缘基座还包括一形成于该正面外周缘的围绕面,该照明装置还包含一形成于该围绕面上的反光金属罩,该反光金属罩用以反射该发光源所产生的光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点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绿点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98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