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能性色纺纱线、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7780.8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4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明源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03 | 分类号: | D06M15/03;D06M11/46;D06M11/83;D02G3/34;D03D15/00;D06M15/11;D06M15/333;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22423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纺纱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功能性色纺纱线,所述功能性色纺纱线所用散纤维通过改性剂进行改性处理;所述功能性色纺纱线的支数为10S~60S的单纱或股线;所述的单纱的捻度为300~1300捻/米,所述的股线的捻度为150~1300捻/米;所述改性剂由纳米银、壳聚糖和纳米二氧化钛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色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壳聚糖和二氧化钛的重量比为1:10-300:12-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性色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壳聚糖和二氧化钛的重量比为1:50-100:15-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性色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壳聚糖和二氧化钛的重量比可以为1:75:18;所述纳米银、壳聚糖和二氧化钛的重量比也可以为1:70: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色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纤维的种类包括棉纤维、化学纤维、毛纤维、丝纤维、麻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性色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纤维优选为棉纤维。
7.一种色纺面料,其由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功能性色纺纱线制备而成。
8.一种上述功能性色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改性处理及染色:根据配色需要组织散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对部分所需改性散纤维进行染色;
2)配棉:根据原料混纺比与色比的要求,按比例称取各种纤维后充分混和;
3)和棉:将称取好的散纤维按规定进行铺层混和,如果投料批量较大,则分成若干小批进行混和;
4)清花:装盘,加工成棉卷,棉卷干定量为30~550 克/米,棉卷长度为30~45米;
5)梳棉:用梳棉机将棉卷梳理成条,生条干定量为12~25克/5米,道夫速度15~30 转/分;
6)条混工艺:如果非棉类纤维与棉纤维采用条混工艺,则非棉类纤维条先进行预并,预并条干定量为12~25克/5米,并合数5~8根,牵伸5~12 倍,车速150~400m/min;
7)三道并条:三道并条和牵伸,使纤维平行伸直,条干均匀;并条干定量为12~25克/5 米,并合数5~8 根,牵伸5~12倍;罗拉中心距:前区43~52mm,后区43~55mm;车速150~300m/min;
8)粗纱:在粗纱工序加工成粗纱,粗纱定量要跟细纱支数相匹配;粗纱干定量一般为3 ~ 7.5克/10米,牵伸倍数5~10倍;罗拉中心距为前区:49~53mm,后区:54.5~66.5mm;粗纱捻系数55~120,锭速600~1000 转/分;
9)细纱:在细纱机上纺制细纱,细纱干定量0.90~5.9克/100米,牵伸16~55倍,捻度280~1200捻/米,锭速9000~14000转/分,罗拉中心距:前区×后区为44*53㎜;
10)络筒:在自动络筒机上络成锥形筒纱,络纱速度800~1800米/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改性处理及如下:将上述改性剂用水配制成20%的溶液,向溶液中加入月桂酸钠,剧烈搅拌,即得改性溶液;将纤维浸渍在改性溶液中10-15min,然后将浸渍过改性溶液的纤维放入密封反应釜中,在120℃条件下恒温2小时,反应结束后依次用无水乙醇和水浸渍10-15min,70℃下烘干即得改性纤维,得到的改性纤维根据需要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染色;所述改性剂与月桂酸钠的重量比为1:0.3。
10.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色纺纱线制备的面料,具体方法为:
1)整经:采用江阴开元高速整经机,保证所述色纺纱线用经轴张力均匀,速度在550-600r/min,整经头份13986根,用18根轴:777×18;
2)浆纱:具体工艺参数如下:喂入伸长0%,湿区伸长0.4%;干区张力1500N,退绕张力450N,卷取张力3300N,浆槽温度95℃,预烘温度110°C,主烘温度80°C,车速在45-55r/min;含固量12.9%,浆料组成为:PVA1799 12.5kg,磷酸变性淀粉87.5kg;丙烯2kg,腊片2kg,抗静电剂2kg,浆液粘度6.5S,上浆率14%,回潮控制在10%左右;
3)穿综穿筘:顺穿工艺,2入筘;
4)上机工艺:织机转速480~500r/min;开口时间300度,上机张力2000N,后梁高度50MM;停经架20MM,综高110/108/106/104mm,运转效率在85%左右;
5)后整理:漂白坯布,具体工艺为淀粉酶退浆→烧毛→煮练→漂白→丝光,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明源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明源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778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声耳机
- 下一篇:一种可抗裂外墙乳化沥青复合保温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