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片上FBAR结构的微加速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5104.7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3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高杨;何婉婧;李君儒;贺学峰;蔡洵;赵俊武;尹汐漾;黄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P15/09 | 分类号: | G01P15/09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1 | 代理人: | 蒋斯琪 |
地址: | 6219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片 fbar 结构 加速度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机械系统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片上FBAR(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ilm bulk acoustic-wave resonators)结构的微加速度计,该结构的微加速度计具有刚度高,模态间的交叉耦合小,灵敏度高及线性度好等特点。
技术背景
微加速度计是最重要的MEMS传感器之一,目前主要采用电容、压阻、场效应晶体管等检测原理,表头输出微弱的模拟信号,容易受到环境温度、寄生电容、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满足中高精度惯性测量的要求。基于微机械谐振器的谐振式微加速度计输出频率为准数字信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分辨率和测量精度高,适合单片集成等优点,但复杂的微机械结构、驱动与检测模式的耦合等易于导致器件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thin-film bulk acoustic wave resonators)是一种新型的微型电声谐振器,具有高灵敏度、高工作频率和低功耗等特点。以FBAR替代微机械谐振器,结合典型的硅微惯性力敏结构,可以构建一种新型的高频谐振式微加速度计,满足目标探测、识别与控制系统对高灵敏度、低功耗、高可靠性、稳定性好的中高精度微加速度计的需求。微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当惯性力作用于质量块时,带动支撑质量块的悬臂梁变形,使得集成在悬臂梁上的FBAR产生应变,导致FBAR谐振频率偏移;利用适当的射频电路或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FBAR的谐振频率偏移,实现惯性加速度的读出或测量。
由全球高精度惯性器件领先制造商SEIKO EPSON的子公司EPSON Europe Electronics GmbH资助研究的一种基于FBAR的射频谐振式微加速度计,该种微加速度计提出了两种结构:FBAR-梁(FBAR-beam)结构和嵌入式FBAR(embedded-FBAR)结构,嵌入式FBAR结构采用空腔型FBAR,微加工工艺复杂;FBAR-梁式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通孔型FBAR,FBAR即为微加速度计的检测元件,又作为微加速度计的悬臂梁。该方案的缺点是:一、FBAR作为悬臂梁,器件的机械强度差,量程小;二、FBAR不具有温度补偿层,温度对FBAR谐振频率影响大;三、由于采用传统的悬臂梁结构,引线的分布受梁宽的限制。四、由于整个FBAR器件作为悬臂梁,惯性力作用时FBAR所受应力分布不均匀,导致微加速度计的检测误差较大。四、采用悬臂梁式结构,一阶模态频率与其他阶模态频率相隔较近,容易模态间的交叉耦合。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公开了公开号为CN101271124B,公开日是2010年9月29日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该文献涉及一种L形梁压阻式微加速度计及其制作方法,该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弹性梁呈L形,每根L形梁上有两个阻值相等的压敏电阻组成惠斯通电桥的单边应变电桥。该方案的主要缺点是:一、输出的信号为模拟信号,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信号检测电路复杂;二、L形弹性梁的工艺制作复杂,需要在硅片上光刻出L形弹性梁窗口,并通过干法刻蚀释放出L形弹性梁的结构。三、引线的分布受L形弹性梁梁宽的限制;四、压敏电阻的灵敏度低,不能满足中高精度惯性测量的要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开了一种谐振式微机械加速度计,公开号为CN1844931A,该发明的特征在于“回”字型质量块设计能过使元件在有限体积下实现较大的质量块,谐振梁采用双端固定音叉的形式,并且通过细颈结构与外界连接,有效减小谐振梁和外围结构的能量耦合。该方案的缺点是:一、该种微加速度计具有复杂的微机械结构,制造复杂。二、工作在Hz的频率范围,不能满足高频领域微加速度计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膜片上FBAR结构的微加速度计,该种结构的微加速度计除了具有高灵敏度(Δf/a在100kHz/g量级)、低功耗(FBAR具有低功耗的优点)、高可靠性(避免了微机械谐振器中各种复杂的机/电失效模式)、制造性好(没有微机械谐振器中运动形式复杂的精细可动结构、CMOS工艺兼容易于单片集成)、高工作频率(f0在GHz量级),还能改善温度对FBAR灵敏度的影响,增加了器件的机械强度,引线的分布不再受梁宽的限制,一阶模态频率与其他阶相去甚远,模态间的交叉耦合小,且采用工艺较为简单的背腔刻蚀工艺即可形成质量块与弹性膜片;膜片上FBAR结构的微加速度计,可能满足目标探测、识别与控制系统对中高精度等级、高稳定性的微加速度计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51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采棉机的脱棉装置
- 下一篇:采棉头拉索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