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高产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52046.2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1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同贵;王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巢湖市鑫宇良种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8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高产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高产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是四大主要粮油作物之一,它含有丰富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磷、钙、铁等营养物质,在全国各地都能栽培,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位居第二。小麦植株相对矮小,但根系发达,吸收能力较强,需要养分较多,土壤肥力消耗较大。同其他主要粮食作物一样,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生育期不同,所吸收的氮、磷、钾数量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小麦在出苗后到返青吸收的养分和积累的干物质较少;返青后吸收速度增加,从拔节至开花期是吸收养分和积累干物质最快的时期;开花以后对养分的吸收速度逐渐下降。越冬到拔节期是氮素代谢的旺盛时期,需要充足的氮素营养以满足根、茎、叶、孽等营养器官生长的需要;苗期需要供应足够的氮素和适量的磷、钾肥,以利于培育壮苗;拔节、孕穗至开花期是小麦吸收三要素最多的时期;乳熟至成熟期对氮磷钾的吸收会逐渐下降。目前,大多数农户仍然缺乏科学指导和管理,特别是在肥料施用时期、施肥种类、施肥用量等环节上把握不准,致使产量低、品质差;尤其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多次施用无机化肥无疑会增加生产成本,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质量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实际管理的小麦高产种植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小麦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1)精选麦种,并用适量药剂进行拌种,拌100kg麦种需以下组分和用量:紫甘薯花青素10g、亚硒酸钠5g、茶叶生物碱3g、25%戊唑醇5ml、大豆卵磷脂5g份、海藻微粉2g、水溶性钾2g、2%高效氯氟氰菊酯3g、98%磷酸二氢钾30g、腰果油5ml、螯合态锌2g、艾叶水提取物2g、桂皮水提取物2g、黄连水提取物2g、20%毒死蜱4ml、复硝酚钠4ml、山泉水2kg;用以上药剂拌种,试验结果证明,小麦出苗率能提高15%左右,同时,叶片深绿,茎粗壮,麦苗变矮,叶片厚,叶片宽;
2)在10月8日至10月20日播种,采用旋耕与深耕相结合,每亩播种量为12kg,10月20日后播种,迟播种一天增加0.25kg麦种;
近几年旋耕代替犁耕的面积逐年扩大,旋耕工费低,田间坷垃少,受农民欢迎。但是,连续多年的旋耕造成麦田耕层变浅,形成结实的犁底层,一是影响小麦根下扎,二是影响水分下渗,土壤深层蓄水少,根系发育差,影响粒重和产量,另外,要注意一点,进行犁耕或旋耕时与镇压相结合,使土壤上松下实,避免土壤过于疏松,造成小麦播种过深,形成弱苗。第一次用播种量的2/3,第二次用播种量的1/3;基肥和追肥比例8:2,拔节前追肥;
每亩需以下组分和用量的基肥:氮肥10kg、沼渣200kg、黄沙50kg、有机质50kg、腐殖土200kg、茶叶渣5kg、苔藓5kg、菜籽饼30kg、豆粕3kg、玉米须3kg、氨基酸3kg、松球30kg、海泥20kg、木炭灰10kg、甘蔗渣20kg、酒糟粉5kg;
每亩需以下组分和用量的追肥:尿素50kg、磷酸氢二钾10kg、磷酸氢钙10kg、水溶性钙5kg、乙酸钠2kg、硫酸镁2kg、五氧化二磷10kg;
3)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移稠补稀,中耕1-2次,在小麦三叶期后拔节期前进行化学除草,日平均气温5℃以上,每亩用75%苯磺隆2g,加水30kg喷雾一次;
4)冬前麦田管理应以浇水抗旱为重点,追肥和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相结合,做到因苗分类管理,促进麦田健壮生长,争取形成合理的群体,为明年小麦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常规管理方法);
5)在花后期、孕穗期及灌浆期分别喷施叶面肥一次,有效成分含量为:全氮5.0%,水溶磷15.0%,水溶钾30.%,钙0.05%,镁0.05%,硼0.35%,锌0.006%,铁0.005%,铜0.003%,锰0.0025%,钼0.0005%;以上11种肥料每次每亩用100g加25%戊唑醇20g使用,每亩用水30kg,可防治小麦蚜、红蜘蛛、吸浆虫、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防治小麦倒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巢湖市鑫宇良种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巢湖市鑫宇良种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2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菇开放式及以菌柱式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玉米套种大蒜的高产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