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致变色保鲜花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0395.0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4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远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5/00 | 分类号: | A01G5/00;A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鲜花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鲜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致变色保鲜花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鲜花美丽芬芳,极具观赏价值,可美化环境、怡悦心情,广受人们的喜爱。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梦想鲜花永远保持新鲜美丽,常开不败。
最近,被称作保鲜花的加工鲜花备受瞩目。保鲜花是利用有机保存液来取代植物的水分,可以使鲜花的组织、水分完全保持下来,不需要浇水,就能长期保持着鲜花一样的柔软度、新鲜度和美丽的姿态,经过染色处理后,可使鲜花拥有近百种艳丽的色彩。
保鲜花及其制备方法被广泛研究,其中,申请号为200880114937.4的中国专利文献报道了一种保鲜花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鲜花浸渍在加工液中后,进行干燥,该加工液包含选自天然材料油、天然材料树脂、硅氧烷、合成树脂、加水反应型聚氯酯、脂肪酸酯类或者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溶液或分散液。但是,该报道中,保鲜花经过处理后只能呈现固定的颜色,不会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时间一久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缺乏生趣。
申请号为201010228712.0的中国专利文献报道了一种变色花卉,在花束的花瓣上外部涂有漆和涂料的混合物。该花卉利用变色油漆直接喷涂在花瓣之上,通过变色油漆的温致变色能力来实现花卉的变色。但是,该方法制备的花卉存在以下缺点:一是花瓣明显增厚,丧失了真花般的感觉;二是油漆与花卉的粘结不好,容易从花卉上剥离;三是花卉本身的呼吸作用并没有抑制,不能长久保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温致变色保鲜花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保鲜花可温致变色,并且可长久保存。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致变色保鲜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鲜切花浸泡于添加了干燥剂的脱水剂中20~30小时,所述脱水剂为乙醇、正丁醇、叔丁醇、丙酮和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b)将鲜切花依次浸泡于浓度递增的渗透液中,所述渗透液的质量浓度为20~70%,浸泡时间各自独立为2~3小时,干燥后得到温致变色保鲜花,所述渗透液由发色剂、显色剂、控温剂和低沸点溶剂组成,所述发色剂、显色剂和控温剂的质量比为1∶1~200∶10~200。
优选的,所述干燥剂为分子筛、硅胶、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钠和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发色剂为三芳甲烷苯酞类化合物、荧烷类化合物、吩噻嗪类化合物和螺吡喃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三芳甲烷苯酞类化合物为结晶紫内酯、孔雀绿内酯、甲酚红、溴酚蓝和溴甲酚绿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荧烷类化合物为富士黑、热敏红、S705、CF-51、2-苯氨基-3-甲基-6-二丁氨基荧烷、2’-(2-氯苯氨基)-6’-(二丁氨基)荧烷、6’-(二乙氨基)-1’,3’-二甲基荧烷、3-N-异戊基-N-乙氨基-6-甲基-7苯氨基荧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吩噻嗪类化合物为2-乙酰基吩噻嗪、3,6-二乙酰基吩噻嗪和3,6-二(苯甲酰乙酰基)吩噻嗪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螺吡喃类化合物为N-3,3-三甲基吲哚苯并螺吡喃、8-甲氧基-N-3,3-三甲基吲哚苯并螺吡喃和5-硝基-1,3,3-三甲基螺吡喃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显色剂为酚羟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羧酸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和路易斯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显色剂为双酚A、对羟基苯甲酸苄酯、4-羟基香豆素、8-羟基喹啉、α-萘酚、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己酸、辛酸、硬脂酸、对苯二甲酸和硼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控温剂为正十二醇、正十四醇、正十六醇、正十八醇、二苯甲酮、硬脂酮、月桂酸甲酯、硬脂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丁醚、二苯醚、辛酸酰胺、癸酸酰胺、月桂酸酰胺、肉豆蔻酸酰胺、棕榈酸酰胺、硬脂酸酰胺和油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低沸点溶剂为丙酮、乙醇、甲醇、丙醇、异丙醇、乙醚、丙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石油醚和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相邻渗透液的浓度差为10~20%。
优选的,所述发色剂、显色剂和控温剂的质量比为1∶1~100∶15~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远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远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503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旧液晶屏改造大棚补光、遮光系统
- 下一篇:电动修枝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