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焊接不等厚旋压车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42690.1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6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许家地;李泉峰;蔡振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泰达车轮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02 | 分类号: | B60B3/0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4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不等 压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型汽车车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无焊接不等厚旋压车轮。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大型汽车钢制车轮的生产基本上是由轮辐和轮辋分体制造后再经过焊接形成一种组合式的钢制车轮;该种传统生产的轮辐与轮辋是分别在两条生产线上制造,两种零件制造完成后再在装配生产线上装在一起,焊接合成,如图1所示,传统车轮是由轮辐1和轮辋3两部分构成,并且该轮辐1与轮辋3通过焊接线2和4连接起来,该焊接线分别分布在轮辐1和轮辋3连接缝的内侧与外侧;因此这种车轮总成的特征是具有绕车轮圆周的封闭焊缝;由于采用焊接组合而成的车轮在使用过程极易出现车轮从焊缝处断裂,从而隐藏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车轮组合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焊缝结构一体成型的无焊接不等厚旋压车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无焊接不等厚旋压车轮,是由轮辐和轮辋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与轮辋为一体结构的整体性车轮,该轮辐与轮辋为一体旋压成型而成,并且在该整体性车轮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向外凸起的凸边缘;凸边缘用于在车轮装设“卡圈”的定位作用。
所述整体性车轮的加工步骤为:
第一步,先下圆形钢板坯料。
第二步,喷砂。
第三步,冲中心定位孔,1、工件放置于下模,2、外圆粗定位中心后上模带动冲头下行,3、对工件进行冲中心定位孔。
第四步,旋压“粗旋”,1、工件放置于芯模,粗定准中心,2、上压座下行,对工件进行定位和压紧,3、主轴带动工件旋转,旋轮走位旋压。
第五步,旋压“精旋”,1、工件放置于芯模,精定准中心,2、上压座下行,对工件进行定位和压紧,3、主轴带动工件旋转,旋轮走位旋压。
第六步,旋压“反旋”,1、工件放置于底模上,定准中心,2、上压座带动芯模下行,对工件进行定位和压紧,3、主轴带动工件旋转,旋轮走位旋压;反旋用于加工轮辐与轮辋之间的凸边缘。
第七步,车中心孔,1、工件以螺栓孔定位,2、拉钩拉紧工件,3、刀架走位,加工中心孔及倒角。
第八步,粗扩螺栓孔,内倒角,工件以中心孔定位,用卡盘装夹后,工作台上行,多轴箱对工件进行粗扩孔和倒角。
第九步,精扩螺栓孔,外倒角,工件以中心孔定位,用卡盘装夹后,工作台上行,多轴箱对工件进行精扩孔和倒角。
第十步,成品检测,打标入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一种没有装配接合面和焊缝填充物的一体化成形的产品,其车轮的轮辐与轮辋由同一个等厚钢板毛胚材料加工完成,因此整体材质性能一致;并且由轮辐与轮辋构成的车轮整体无任何装配的接合面、焊接线及焊料填充物,因此整个轮辐与轮辋之间的过渡表面连续、光整、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传统车轮结构形式之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下列是图中各标识的具体名称:1轮辐、2焊接线、3轮辋、4焊接线 、5整体性车轮、6凸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无焊接不等厚旋压车轮,是由轮辐和轮辋构成,所述轮辐与轮辋是使用同一件等厚的钢板原材料经过旋压一体成型的整体性车轮5,并且在该整体性车轮5的外壁上同时旋压成型一凸边缘6, 而非是轮辐与轮辋组合性的车轮;因此本发明整体性车轮无任何装配的接合面、焊接线及焊料填充物,整个轮辐与轮辋之间的过渡表面连续、光整、美观;并且该整体性车轮5的内壁采用厚度不等均匀过渡。
本发明整体性车轮5的加工步骤为:
第一步,先下圆形钢板坯料。
第二步,喷砂。
第三步,冲中心定位孔,1、工件放置于下模,2、外圆粗定位中心后上模带动冲头下行,3、对工件进行冲中心定位孔。
第四步,旋压“粗旋”,1、工件放置于芯模,粗定准中心,2、上压座下行,对工件进行定位和压紧,3、主轴带动工件旋转,旋轮走位旋压。
第五步,旋压“精旋”,1、工件放置于芯模,精定准中心,2、上压座下行,对工件进行定位和压紧,3、主轴带动工件旋转,旋轮走位旋压。
第六步,旋压“反旋”,1、工件放置于芯模上,定准中心,2、上压座带动芯模下行,对工件进行定位和压紧,3、主轴带动工件旋转,旋轮走位旋压。
第七步,车中心孔,1、工件以螺栓孔定位,2、拉钩拉紧工件,3、刀架走位,加工中心孔及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泰达车轮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泰达车轮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26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