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89Zr标记地诺单抗的标记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42237.0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5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方鹏;罗志刚;李世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江原安迪科正电子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51/10 | 分类号: | A61K51/10;A61K10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210016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89 zr 标记 诺单抗 产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89Zr标记地诺单抗的标记产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PET骨显像剂仅有18F-NaF,18F-NaF是一种亲骨性代谢显像剂,18F-NaF中的18F离子可与骨骼中羟基磷灰石晶体中的羟基交换,沉积在骨骼中使全身骨骼显像,无论是溶骨性还是成骨性病变,18F-NaF均有积聚,均可实现PET显像。但是,若采用18F标记,则存在游离18F在骨中沉积的现象,进而无法确定PET显像中接收到的信号是否为18F-NaF标记所发出的,即,由于18F-NaF的放射性化学纯度不高,造成显像结果不够客观、准确;并且,18F的半衰期为110min,采用18F进行一些时间跨度超过10h的实验和检查较难。因此,现有技术中,采用18F-NaF进行骨显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地诺单抗(denosumab),是一种人源性针对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的单克隆抗体,于2010年6月被FDA批准用于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于2010年11月,被批准其用于预防实体瘤骨转移患者骨骼相关性事件。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简称OP)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病理机理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缺陷,导致人体内的钙磷代谢不平衡,使骨密度逐渐减少,进而引起的临床症状。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OP和继发性OP,原发性OP主要可以分为I型和II型,I型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为高转换型,主要是由于雌性激素缺乏所导致;II型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为低转换型,是由于年龄的老化所导致。
骨转移,是一种原发病灶通过血行、淋巴途径转移到骨组织,从而引起的骨组织病变的疾病。在恶性实体瘤患者中,约有1/5的患者可发生肿瘤骨转移,最常见的可引起骨转移的恶性肿瘤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肾癌等,其中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可高达65%-75%。肿瘤骨转移可导致患者发生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一系列骨相关事件,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因此,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骨骼并发症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近年来,国际医学界对于肿瘤骨转移的治疗理念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由单纯减轻疼痛上升为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减少或推迟骨相关事件的发生。
地诺单抗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可在早期的骨破坏进程中发挥治疗作用,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化和发展的作用,在减少骨吸收、增加骨密度、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矿物质密度(BMD)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疗效。地诺单抗用于治疗骨转移时,发现针对1900名患者展开的对比试验中,地诺单抗相比唑来膦酸、狄诺塞麦等常用的抑制骨转移的药物,可将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时间平均延缓3.6个月。不仅对于前列腺癌,还可对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癌以及其他实体肿瘤产生相同效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江原安迪科正电子研究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江原安迪科正电子研究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2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