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克林霉素磷酸酯粉针剂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40920.0 申请日: 2015-01-27
公开(公告)号: CN104644572B 公开(公告)日: 2017-10-03
发明(设计)人: 高任龙;周捷;胡卫国;辛丰;张天兵;王立忱;张彩霞;耿守民;付江霞;石璐;陈宇东;傅苗青;胡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药南方制药有限公司;浙江长典医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9/19 分类号: A61K9/19;A61K31/7056;A61P31/04
代理公司: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11234 代理人: 宋义兴
地址: 050015 河北***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纯度 霉素 磷酸酯 针剂 及其 制备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克林霉素磷酸酯粉针剂及其制备工艺,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克林霉素磷酸酯(Clindamycin Phosphate)为化学合成的克林霉素衍生物,其化学名称为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胺基)-1-硫代-7(S)-氯-6,7,8-三脱氧-L-苏式-α-D-半乳辛吡喃糖苷-2-磷酸酯。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克林霉素磷酸酯最早是美国普强公司的专利产品(1969),收载于USP22版,为化学合成的克林霉素衍生物,于1969年由Magerlein等以氯取代林可霉素分子中第7位的羟基首次合成。它在体外无抗菌活性,进入体内后迅速水解为克林霉素发挥抗菌活性,其抗菌活性是林可霉素的4-8倍,对革兰阳性需氧菌和厌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组织分布广,不良反应少。该药品本身具有抗菌作用独特、耐药性小、成人儿童皆宜等优势,临床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引起扁桃体炎、泌尿系统感染、腹腔内感染、骨髓炎、败血症等多种感染性疾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首选治疗药物,具有不可替代性。与青霉素、头孢无交叉过敏反应,可不用皮试用于对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过敏患者。

克林霉素磷酸酯制剂包括注射剂、片剂、胶囊、颗粒剂、外用溶液等,应用广泛。其中最主要的应用方式为注射剂。克林霉素磷酸酯在高温条件下特别是在水溶液中极不稳定:60度时即开始出现明显降解(水解),80度30分钟杂质即可达5-6%,100度30分钟杂质则可达10%。按照《中国药典》有关药品的灭菌及无菌保证的要求,注射制剂的无菌保证值F0值应大于8,注射制剂的最终灭菌,要求在115℃以下30分钟的条件下灭菌,而克林霉素磷酸酯在达到100℃时,2位羟基的酯化部位容易发生水解降解,导致有关物质不合格,使患者在使用后产生严重不良反应。2006年8月份出现安徽华源“欣弗”不良事件,以高温灭菌工艺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制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在全国范围内引发药品生产及监管的大地震,大排查,随后不久出于公众安全性等原因,国家取消了克林霉素磷酸酯品种大输液的文号。目前市场上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为小水针及粉针制剂,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小水针)同样存在耐热性差,长期放置过程中不稳定问题,生产过程中因设备或生产管理等原因容易出现有关物质偏大,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不符合规定等问题,而粉针剂多为冻干粉针,降解物较多,为无定形晶体,稳定性差。

现有技术工艺回收溶媒使用的是填料塔,在克林霉素磷酸酯溶媒回收工艺中有一定的缺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传质效率低,操作稳定性差,回收乙醇含量偏低,杂质高,导致溶剂损失多、能耗高,环保处理压力大,制剂水溶性差。且因克林霉素磷酸酯原粉流动性差,导致制剂分装时吸粉不充分,卸粉不彻底,进而导致装量无法控制,此外,还存在制剂的稳定性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林霉素磷酸酯无菌粉针制剂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简单、溶媒消耗低,制备得到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无菌粉针剂纯度高、杂质少、化学稳定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纯度克林霉素磷酸酯粉针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克林霉素磷酸酯粗品、无水乙醇、纯化水按重量比1∶2~6∶2的比例,投入到溶解罐,升温70~75℃,完全溶解后,活性炭脱色处理,无菌过滤;

(2)将上述滤液放入结晶罐进行结晶、养晶;

(3)结晶液离心分离,并按粗品和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为1∶1~2洗涤;

(4)将洗涤后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湿成品倒入干燥器,控制真空表压在≤-0.098MPa,冷抽1~1.5小时,升温到60~75℃,干燥1~2小时;再升温至80-85℃,干燥6~8小时;最后升温到90~95℃,干燥3~5小时,冷抽0.5~1小时,获得克林霉素磷酸酯无菌原粉;

(5)将干燥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无菌原粉筛分,在百级层流保护下,分装于灭菌小瓶中,加盖丁基胶塞,轧铝盖,即得。

步骤还包括,制备中产生的废乙醇通过立体传质塔板回收,当塔顶温度<85℃时,从回流管取样口处取样测乙醇含量,当含量≥92.0%,则打开采出阀门,控制回流比为1.5~2,用接收罐采出。

优选地,回收的乙醇再用于克林霉素磷酸酯粉针剂的制备中。

优选地,步骤(1)的克林霉素磷酸酯粗品、无水乙醇、纯化水重量比为1∶3~4∶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药南方制药有限公司;浙江长典医药有限公司,未经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药南方制药有限公司;浙江长典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40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