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隔热混凝土减少混凝土梁桥温度应力的结构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34125.0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1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潘盛山;王骞;范海东;张哲;耿铁锁;谭岩斌;邱文亮;黄才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D101/2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宝元;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隔热 混凝土 减少 温度 应力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应用隔热混凝土减少混凝土梁桥温度应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受日照辐射和空气对流等不利因素影响,混凝土梁中会产生竖向温度梯度效应,此效应会在混凝土梁中产生温度应力。温度应力对混凝土梁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小跨径连续梁桥,其效应与车道荷载产生的效应相当。目前国内外普遍的做法是配置大量的钢筋抵抗温度应力,造成用钢量过大,经济效益不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应用隔热混凝土减少混凝土梁温度应力的方法。在桥面铺装中使用隔热混凝土,能够有效减小温度应力,节约大量资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隔热混凝土减少混凝土梁桥温度应力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梁的温度应力,大幅度减少用钢量,改善混凝土梁受力性能,节约建设资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隔热混凝土减少混凝土梁桥温度应力的结构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适用于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和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
(1)采用混凝土桥面铺装:混凝土铺装层直接采用隔热混凝土,铺装层厚度为8-15cm,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内设有防裂钢筋网,混凝土铺装层和主梁顶面之间设防水层;
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进行防水层的施工,然后进行混凝土桥面铺装的施工;铺装层内设置钢筋网,钢筋网格为10cm×10cm,钢筋采用直径10~16mm带肋钢筋;钢筋绑扎完成后浇筑混凝土铺装层混凝土,振捣、养护后完成;
(2)采用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在主梁和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之间增设8-15cm厚的隔热混凝土垫层,垫层内设防裂钢筋网,隔热混凝土垫层与沥青铺装层间设防水层;
包括以下步骤:
隔热层内应设置防裂钢筋网,钢筋网格为10cm×10cm,钢筋采用直径10~16mm带肋钢筋;浇筑隔热层混凝土,振捣、养护完成;在隔热层达到强度后,在其顶面进行防水层施工,再完成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铺设;
该隔热混凝土垫层的隔热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应不大于0.13W/m·K,强度等级不低于C40,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00kg/m3。
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在混凝土梁中使用这种隔热混凝土垫层,在保证桥梁铺装抗压等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大幅度降低桥梁铺装的导热系数,降低由温度梯度引起的主梁应力,进而大幅度减少用钢量,有效节约能源,是一种环保、节能的技术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混凝土桥面铺装立面图。
图2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立面图。
图中:1混凝土主梁;2沥青混凝土;3防水层;4隔热混凝土;5支座;6垫石;7桥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1)混凝土桥面铺装。混凝土桥面铺装直接采用隔热混凝土,铺装层内一层抗裂钢筋网,主梁顶面和铺装层之间设防水层。该隔热混凝土导热系数应不大于0.13W/m·K,强度等级不低于C40,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00kg/m3。
具体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进行防水层的施工,然后进行混凝土桥面铺装的施工。铺装层内设置钢筋网。钢筋网格一般取10cm×10cm。钢筋应采用直径10~16mm带肋钢筋;钢筋绑扎完成后浇筑混凝土铺装层混凝土,振捣、养护后完成。
(2)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在主梁顶部设8-15cm厚的隔热混凝土垫层。该隔热混凝土导热系数应不大于0.13W/m·K,强度等级不低于C40,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00kg/m3。
具体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隔热层内应设置防裂钢筋网。钢筋网格一般取10cm×10cm。钢筋应采用直径10~16mm带肋钢筋。浇筑隔热层混凝土,振捣、养护完成。在隔热层达到强度后,在其顶面进行防水层施工,再完成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铺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4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