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手指静脉识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30708.6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8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久朝;唐以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维亿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手指 静脉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人体身份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体手指静脉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科技发展方兴未艾。生物识别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面像、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签名、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人体手指静脉识别属于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它作为重要的身份鉴别特征,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可采集性以及非侵犯性(采集时非接触性)等特点。目前,基于手指静脉的生物识别技术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和实用意义,特别在医院管理系统、静脉锁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
目前的人体手指静脉识别系统发光部件与采集部件在同一环境中,不能避免红外光直接在手指表面反射就被采集部件采集,影响手指静脉识别的结果及效率,使识别结果不准确、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人体手指静脉识别装置识别结果不准确、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人体手指静脉识别装置。
一种人体手指静脉识别装置,包括:发射红外光的发光部、出光组件及与所述出光组件连接的采集组件;所述出光组件设有出光部及透光部;所述出光部设置于所述透光部的一侧;所述采集组件用于采集手指静脉图像,其对应所述透光部而设;出光组件所述发光部发射的红外光仅可经所述出光部照射至放置于所述透光部的手指上,并经所述手指内部散射后经过所述透光部由所述采集组件采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光组件内设有安装所述发光部的导槽;所述发光部设置于所述导槽内并在所述出光组件内部与所述透光部为不透光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出光组件的所述导槽中,所述出光组件上还设有固定所述导槽的导槽盖,所述导槽盖可拆卸地安装于导槽相对的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部相对所述出光部朝所述透光部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发光部和所述采集部位于所述透光部的同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集组件包括采集部,用于采集手指静脉图像;所述采集部为红外摄像头,具有调焦的凹凸透镜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部为红外发光阵列,包括多个发光件;所述红外发光阵列中每个发光件都可以根据所述手指的关节位置进行光线强度的调节;其中,靠近手指的关节位置的发光件的强度大于远离手指关节位置的发光件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光组件的外表面上,所述透光部的与所述出光部平行方向的两侧与所述出光部之间分别设有用于手指左右定位的凸起;且所述凸起凸出于所述出光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光组件的外表面上,还设有用于定位手指中心的第一定位部,或/及用于定位手指关节的第二定位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部设有透红外滤光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集组件还包括箱体和能够拆卸的箱盖;所述箱体的内侧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为多个,且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出光组件的方向依次平行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壁上。上述人体手指静脉识别装置,由于发光部发射的红外光仅可经出光部照射到放置于透光部的手指上,红外光经过手指内部的散射,经过透光部由采集组件采集,避免了红外光直接在手指表面反射就被采集组件采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人体手指静脉识别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人体手指静脉识别装置结构的分解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人体手指关节位置调节LED光线强度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人体调节LED光线强度与不调节强度的结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维亿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维亿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307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非规范格式手写中文地址的识别方法
- 下一篇:嵌入式人脸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