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轨道式循环载人系统水平转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8805.1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7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范芳飞;宋冠军;王少科;李节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尔夫矿山机械(徐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2/02 | 分类号: | B61B12/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轨道 循环 载人 系统 水平 转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轨道式循环载人系统,具体是一种井下轨道式循环载人系统水平转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井下循环载人系统由驱动装置输出动力带动驱动轮和钢丝绳循环运动,钢丝绳带动乘人装置,达到运送矿工的目的,其中,井下循环载人系统也俗称为猴车。
现有的猴车结构中乘人装置直接吊挂在钢丝绳上,乘人装置通过钢丝绳的牵引和承载在巷道内运动,其在水平转弯时,设置导向轮导向,由于重力的作用,既作为牵引绳又作为承载绳的钢丝绳可能会发生跳绳现象,导致乘人坠落,发生危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井下轨道式循环载人系统水平转弯装置,可使乘人装置快速、平稳渡过巷道转弯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下轨道式循环载人系统水平转弯装置,
它包括7.5°转向架,设置在7.5°转向架外侧的外跑道、安装在7.5°转向架内侧的内跑道;
所述的7.5°转向架、外跑道、内跑道共同组成一个7.5°的转向单元体;所述的7.5°转向单元体数量至少为一个,相邻的7.5°转向单元体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所述的7.5°转向架外侧下端安装3个具有牵引导向作用的导绳轮、内侧下端同样安装有2个具有牵引导向作用的导绳轮;内、外侧所述的导绳轮下端分别安装有内连接板、外连接板。
所述的7.5°转向架内、外侧上端还焊接有吊耳,吊耳通过链条固定在巷道侧壁上,每个7.5°的转向单元体的吊耳数量为4个。
所述的内连接板、外连接板通过六角螺栓、弹簧垫圈固定在导绳轮下部。
所述的紧固件为螺栓螺母。
所述的7.5°转向架内部为中空结构。
所述的外跑道和内跑道上端均设有悬挂件、内部设有球形悬挂装置。
与现有的结构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7.5°的转向单元体,根据巷道内部转弯角度自由组合,可使吊挂在球形悬挂装置下的乘人装置在受到向心力很小的情况下快速、平稳渡过转弯处,对人体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两侧吊耳通过链条固定在巷道侧壁上,既有效的加固装置的稳定性,又有效防止乘人过弯道时系统的晃动,增强了乘人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结构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外跑道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中内跑道结构图。
图中:1-1、外连接板, 1-2、外跑道,1-3、7.5°转向架,1-4、内跑道,1-5、内连接板,1-6、导绳轮,1-7、六角螺栓、弹簧垫圈,1-8、紧固件,1-9、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井下轨道式循环载人系统水平转弯装置,
它包括7.5°转向架1-3,设置在7.5°转向架1-3外侧的外跑道1-2、安装在7.5°转向架1-3内侧的内跑道1-4;
如图4和图5,所述的7.5°转向架1-3、外跑道1-2、内跑道1-4共同组成一个7.5°转向单元体;所述的7.5°转向单元体数量至少为一个,相邻的7.5°的转向单元体之间通过紧固件1-8固定连接,此单元体可根据系统弯道情况组合成需要的角度自由组合,如巷道弯度为30°时则需要4个7.5°转向单元,45°弯度则需要6个7.5°转向单元,以此类推。
所述的外跑道1-2和内跑道1-4上端均设有悬挂件、通过悬挂件连接上部巷道,内部设有运动的球形悬挂装置。
所述的7.5°转向架1-3外侧下端安装3个具有牵引导向作用的导绳轮1-6、内侧下端同样安装有2个具有牵引导向作用的导绳轮1-6;内、外侧所述的导绳轮1-6下端分别安装有内连接板1-5、外连接板1-1,球形悬挂装置内穿入钢丝绳,钢丝绳通过导绳轮1-6进行牵引导向,其中内连接板1-5、外连接板1-1的形状根据转角弯度相匹配,以使球形悬挂装置下的乘人装置转向时过渡平滑,且可有效防止乘人吊挂杆接触钢丝绳,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所述的7.5°转向架1-3内、外侧上端还焊接有吊耳1-9,吊耳1-9通过链条固定在巷道侧壁上,每个7.5°转向单元体的吊耳1-9数量为4个,吊耳1-9的设计既有加固了装置的稳定性,又有效防止乘人过弯道时系统的晃动,增强了乘人的舒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尔夫矿山机械(徐州)有限公司,未经沙尔夫矿山机械(徐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88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渣罐电动平车
- 下一篇:一种ABS系统及其进行行车制动管路失效试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