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合果芋-pseudomonas reactans共生净化体系修复低浓度铀污染水体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25064.1 申请日: 2015-01-19
公开(公告)号: CN104599732A 公开(公告)日: 2015-05-06
发明(设计)人: 丁德馨;邓钦文;王永东;李广悦;胡南;孙静;何家东 申请(专利权)人: 南华大学
主分类号: G21F9/12 分类号: G21F9/12
代理公司: 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专利中心 43102 代理人: 冯青
地址: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常胜***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合果芋 pseudomonas reactans 共生 净化 体系 修复 浓度 污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铀污染水体生物修复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合果芋(Syngonium podophyllum)-内生菌pseudomonas reactans共生净化体系修复低浓度铀污染水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核电对铀的不断增长的需求,铀矿开采的规模在不断加大。在铀矿开采和加工中产生的含铀废水也在不断增加。这些铀废水一旦进入环境,就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产生放射性病变。水体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修复目前在技术上难以突破,治理通用的方法是:利用蒸发池自然蒸发或者将渗滤液泵回尾矿坝内等,这些处理方法需长期的后期管理与维护,还会继续产生含铀底泥继续影响环境,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对于铀污染水体治理常用的化学和物理方法也许能解决环境中铀的污染问题,但是成本太高或将来带来新的污染。世界各国都在寻求价格低廉、无二次污染、高效的新的铀污染治理方法。生物修复方法在铀污染修复中具有这些优势且又能回收铀资源,因而得到很多学者的青睐。

生物修复是指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自然生长的过程中吸收、降解、转化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也包括将污染物固定在体内,以减少其向周边环境的扩散,从而使受到污染的环境在外观和功能上得到恢复。一般分为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三种类型。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技术研究很多,但是针对铀污染的研究相对较少。

目前,生物修复铀污染土壤主要集中在植物修复方面,如“一种利用功能植物群落修复铀污染土壤的方法”(申请号201310477864.8)披露了利用功能植物群落修复铀污染土壤的方法。选用对土壤中的铀具有富集作用的乔木构树、灌木枸骨和草本植物芦苇、凤尾蕨、异型莎草构建成具有原位修复铀污染土壤功能的稳定植物群落。功能植物群落中的各种植物从铀污染土壤中富集铀,同时将其运输到植物的地上部分,从而达到修复铀污染土壤的目的。而铀污染水体的植物修复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铀污染水体铀富集植物的筛选方面,如“一种利用浮水植物修复铀污染水体的方法”(申请号200910044181.7)披露了利用浮水植物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修复铀污染水体的方法。其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的培养实验,筛选出富集铀能力强、生长和繁殖速度快、且生命力强的浮水蕨类植物满江红,通过一次种植可使浓度为1.25-10 mg/L的铀污染水体中铀的浓度下降80%以上,最终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

植物-微生物共生体系联合修复,提高对铀的富集效果是当今热门的研究方向,但目前利用植物-微生物共生净化体系修复铀污染水体的报道较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将细菌pseudomonas reactans定殖到合果芋体内,构建合果芋-pseudomonas reactans共生净化体系,用于修复低浓度铀污染水体的方法。此方法利用pseudomonas reactans对合果芋的促生长作用和各自的对铀的去除作用,以及两者形成的共生净化体系对去除铀的促进作用进行低浓度含铀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既具有成本低廉、修复效率高,又具有处理步骤简单、环境风险小等多重特点。

其具体的措施是:

(1)配制培养基:称量牛肉膏3 g、蛋白胨10 g、NaCl 0.5 g于烧杯中,加水1 L,高压灭菌,获得牛肉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需加入2%琼脂后再高压灭菌、倾倒平板。

(2)培养微生物,制备pseudomonas reactans悬液:用接种环沾取pseudomonas reactans培养液一环,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接种,将平板倒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24 h。挑取单个菌落于牛肉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置于恒温振荡培养器中进行振荡培养,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24 h。

(3)稀释pseudomonas reactans悬液:在超净工作台中,用无菌水将pseudomonas reactans悬液的浓度稀释为OD600=0.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5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