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敏感多路阀首联阀体及负载敏感多路阀首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4493.7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0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杜璇;边斌;邵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宋少娜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敏感 多路阀首联 阀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首联阀体及负载敏感多路阀首联。
背景技术
负载敏感系统是一种感受系统压力-流量需求,且仅提供所需求的流量和压力的液压回路。负载敏感多路阀是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核心元件,位于泵和执行元件之间,当各执行元件工作时,工作流量只与阀芯开度相关,而与负载压力无关。目前负载敏感多路阀阀体外形虽然简单,但其内部油道设计有形状各异的复杂内腔及窄长异形孔槽,铸造工艺极复杂且通用性差,因此设计结构合理、紧凑,通用性强,性能可靠的多路阀阀体在工程机械领域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
目前的负载敏感多路阀首联,其阀体包括控制进油口P、回油口T,先导油道、高压油道、低压油道等,首联工作时,工作油口的压力通过相应换向阀阀杆上的油孔进入信号油腔,再经梭阀引出,工作油压即信号油压传递到进油联,再反馈给负载敏感泵,实现系统的负载敏感功能。
现有负载敏感多路阀首联,多针对单一工程机械主机产品设计,一种主机产品对应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一种主机产品功能的需求,对应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首联的阀体。并且,一般只具有安全阀的功能,功能形式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首联阀体及负载敏感多路阀首联,其能够提高主机适应性,实现一阀多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首联阀体,其包括阀片本体,所述阀片本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回油口和负载反馈口,所述阀片本体内设置有主级安全阀孔和次级安全阀孔;
所述主级安全阀孔与其内部设置的主级安全阀杆之间至少形成主级进油腔、主级回油腔、主级弹簧侧腔和主级无弹簧侧腔;所述主级进油腔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主级无弹簧侧腔连通,所述主级回油腔与所述回油口连通;
所述次级安全阀孔与其内部设置的次级安全阀杆之间至少形成次级进油腔、次级回油腔、次级弹簧侧腔和次级无弹簧侧腔;所述次级进油腔与所述次级无弹簧侧腔连通,所述次级回油腔与所述回油口连通;
所述进油口通过油道与所述主级弹簧侧腔和所述次级进油腔连通;所述负载反馈口通过油道与所述主级弹簧侧腔和所述次级进油腔连通;
根据与所述进油口连通的泵的不同,选择性如下设置:
所述进油口(5)连通变量泵,在所述进油口与所述主级弹簧侧腔和所述次级进油腔连通的油道上设置阻尼,在所述负载反馈口与所述主级弹簧侧腔和所述次级进油腔连通的油道上设置堵;
或者,
所述进油口(5)连通定量泵,在所述进油口与所述主级弹簧侧腔和所述次级进油腔连通的油道上设置堵,在所述负载反馈口与所述主级弹簧侧腔和所述次级进油腔连通的油道上设置阻尼。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油口与所述主级弹簧侧腔和所述次级进油腔连通、且设置阻尼或堵的油道设置在所述主级安全阀杆内,所述负载反馈口与所述主级弹簧侧腔和所述次级进油腔连通、且设置堵或阻尼的油道设置在所述阀片本体内。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阀片本体上还设置有中位卸荷阀孔,所述中位卸荷阀孔与其内部的中位卸荷阀杆之间至少形成中位卸荷进油腔、中位卸荷回油腔、中位卸荷弹簧侧腔和中位卸荷无弹簧侧腔,所述中位卸荷进油腔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中位卸荷无弹簧侧腔连通,所述中位卸荷回油腔与所述回油口连通,所述中位卸荷弹簧侧腔与所述负载反馈口连通。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阀片本体上还设置有动态阻尼阀孔,所述动态阻尼阀孔与其内部设置的动态阻尼阀杆之间至少形成动态阻尼进油腔、动态阻尼回油腔、动态阻尼弹簧侧腔和动态阻尼无弹簧侧腔;所述动态阻尼进油腔与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动态阻尼进油腔与所述进油口连通的油道上设置有阻尼孔道,在所述阻尼孔道与所述进油口连通的油道上旁接有连通所述动态阻尼无弹簧侧腔的油道,在所述阻尼孔道与所述动态阻尼进油腔连通的油道上旁接有连通所述动态阻尼弹簧侧腔的油道,所述动态阻尼回油腔连通所述回油口。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阀片本体上还设置LS测压口,所述LS测压口连通所述负载反馈口。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阀片本体上还设置有进油测压口,所述进油测压口连通所述进油口。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负载反馈口、所述LS测压口和所述进油测压口均布置在所述阀片本体的同一侧。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主级安全阀孔和所述中位卸荷阀孔贯穿整个所述阀片本体,且所述主级安全阀孔和所述中位卸荷阀孔穿出所述阀片本体的端部位于所述阀片本体的同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44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反馈式气缸缓冲装置
- 下一篇:喷嘴大小可调的可调射流真空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