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闭角钣金零件成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023878.1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4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琳;李广伟;张帆;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0 | 分类号: | B21D5/0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陈宏林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闭角钣金 零件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双闭角钣金零件成型方法,属于产品的成型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闭角钣金零件是将板状材料的相对两侧边相向弯折90度以上后成型的零件,两侧弯折边之间的距离小于顶部的宽度,两侧弯折边弯折的角度称为闭角。该种双闭角钣金零件由于两侧弯折边向内,造成起模困难,传统的方法是用一个型模加工完一侧弯折边后再用另一个型模加工另一侧弯折边。这种加工方法的双闭角钣金零件制造周期长,需要两套模具。而且两套模具的使用还容易造成零件装反、定位不准、制造精度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现有加工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而设计提供了一种双闭角钣金零件成型方法,其目的是实现一次成型双闭角钣金零件。
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种双闭角钣金零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是:
第一步、加工一块外形大于双闭角钣金件外形尺寸的底板(1),数控加工三块金属六方体形状的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将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放置在底板(1)上,相互对接并使连接面吻合没有缝隙,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组合体的高度应比双闭角钣金零件两侧弯折边(2)的高度大15mm,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组合体的宽度应大于双闭角钣金零件两侧弯折边(2)之间的距离,用螺钉将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分别从底板(1)的下方与底板(1)固定连接在一起;
第二步、加工模具型面,用数控加工的方法,按双闭角钣金零件的内型面加工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组合体的外型面,使该外型面与双闭角钣金零件的内型面吻合;
第三步、成型双闭角钣金件,取待加工钣金料放置在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组合体的上方,采用敲打的方式沿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组合体的外型面成型双闭角钣金件;
第四步、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组合体,拆下连接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与底板(1)连接的螺钉,先抽出中模块(4),再将左模块(3)和右模块(5)相对移动,即可向上取出成型的双闭角钣金件。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避免了两套模具加工、修护费用高的缺点,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简化了双闭角钣金零件的成型工序,解决了一次装夹零件实现全部成型的技术难题,减少了因模具交替使用容易造成装反零件的装夹错误,提高了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实施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所示,该种双闭角钣金零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是:
第一步、加工一块外形大于双闭角钣金件外形尺寸的底板1,数控加工三块金属六方体形状的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将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放置在底板1上,相互对接并使连接面吻合没有缝隙,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组合体的高度应比双闭角钣金零件两侧弯折边2的高度大15mm,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组合体的宽度应大于双闭角钣金零件两侧弯折边2之间的距离,用螺钉将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分别从底板1的下方与底板1固定连接在一起;
第二步、加工模具型面,用数控加工的方法,按双闭角钣金零件的内型面加工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组合体的外型面,使该外型面与双闭角钣金零件的内型面吻合;
第三步、成型双闭角钣金件,取待加工钣金料放置在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组合体的上方,采用敲打的方式沿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组合体的外型面成型双闭角钣金件;
第四步、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组合体,拆下连接左模块3、中模块4和右模块5与底板1连接的螺钉,先抽出中模块4,再将左模块3和右模块5相对移动,即可向上取出成型的双闭角钣金件。
本发明方法的中模板4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自由插入、拔出,拔出后左模板和右模板向内滑动,从而使钣金件可以直接从垂直方向拿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23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汽油发动机低压异型主油管侧孔冲孔模
- 下一篇:一种校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