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多层多小区模式下的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15189.6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2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龙航;席雨;张玉艳;姚楠;邵斌;张颖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多层 小区 模式 数据 发送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多层多小区模式下的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多层多小区异构网络中,可以利用的时频资源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在TDD模式下,宏基站与微基站工作于互相不重叠的频谱上。如图1所示,为TDD模式下的多层多小区异构网络中宏基站与微基站各自使用的频段示意图。其中,横坐标轴表示时隙,纵坐标轴表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在数据传输时所占用的频率资源。该模式的缺陷在于,无论是对宏基站还是微基站而言,可用频谱宽度较窄。
为了增大宏基站和微基站的可用频谱宽度,又提出了共信道TDD(Co-channel TDD)模式。该模式下,宏基站层与微基站层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频率资源调度时均可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横坐标轴表示时隙,纵坐标轴表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在数据传输时所占用的频率资源。
然而,上述共信道TDD仍然存在缺陷:宏基站与微基站在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频率资源调度时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所以会导致各层之间的相同传输方向(包括上行和下行)的链路中传输的信号相互干扰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多层多小区模式下的数据发送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各层之间的相同传输方向(包括上行和下行)的链路中传输的信号相互干扰较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于多层多小区模式下的数据发送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各层之间的相同传输方向(包括上行和下行)的链路中传输的信号相互干扰较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于多层多小区模式下的数据发送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各层之间的相同传输方向(包括上行和下行)的链路中传输的信号相互干扰较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多层多小区模式下的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在第二基站接收利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时,利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下行数据;
第一基站在第二基站利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下行数据时,利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分别为多层多小区模式下不同层的基站。
一种应用于多层多小区模式下的数据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二基站接收利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时,利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下行数据;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二基站利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下行数据时,利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所述装置与第二基站分别为多层多小区模式下不同层的基站。
一种应用于多层多小区模式下的数据发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其中,
第一基站,用于在第二基站接收利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时,利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下行数据;
第二基站,用于在第二基站利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下行数据时,利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分别为多层多小区模式下不同层的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是将相互干扰的第一基站的上行链路和第二基站的下行链路双工模式反转,因此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各层之间的相同传输方向(包括上行和下行)的链路中传输的信号相互干扰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TDD模式下的干扰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共信道TDD模式下的干扰的频谱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多层多小区模式下的数据发送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宏小区和微小区共存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干扰协调方法的频谱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TDD/反转时分双工干扰协调方案用户终端信干噪比CDF曲线;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TDD/反转时分双工干扰协调方案用户终端平均吞吐量CDF曲线;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TDD/反转时分双工干扰协调方案用户终端在小区边缘吞吐量CDF曲线;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多层多小区模式下的数据发送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51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