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多层多小区模式下的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15189.6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2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龙航;席雨;张玉艳;姚楠;邵斌;张颖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多层 小区 模式 数据 发送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应用于多层多小区模式下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在第二基站接收利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时,利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下行数据;
第一基站在第二基站利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下行数据时,利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分别为多层多小区模式下不同层的基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工作在共信道TDD模式下;或
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工作在共信道FDD模式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基站利用特定时频资源,与处于第一基站的小区边缘位置的用户终端传输数据;
所述特定时频资源为:第一基站在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共享的时频资源中选取并分配给所述用户终端的时频资源;
其中,第一基站选取的所述时频资源满足:与处于所述小区的邻小区的边缘位置的用户终端使用的时频资源正交。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基站在第二基站接收利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时,利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下行数据,包括:
第一基站在第二基站接收利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时,通过基于智能天线技术配置的天线,发送下行数据;
第一基站在第二基站利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下行数据时,利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上行数据,包括:
第一基站在第二基站利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下行数据时,通过所述天线接收利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
5.一种应用于多层多小区模式下的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二基站接收利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时,利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下行数据;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二基站利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下行数据时,利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所述装置与第二基站分别为多层多小区模式下不同层的基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和第二基站工作在共信道TDD模式下;或
所述装置和第二基站工作在共信道FDD模式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分配单元,用于利用特定时频资源,与处于所述装置的小区边缘位置的用户终端传输数据;
所述特定时频资源为:在所述装置与第二基站共享的时频资源中选取并分配给所述用户终端的时频资源;
其中,所述装置选取的所述时频资源满足:与处于所述小区的邻小区的边缘位置的用户终端使用的时频资源正交。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
在第二基站接收利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时,通过基于智能天线技术配置的天线,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
在第二基站利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下行数据时,通过所述天线接收利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
9.一种应用于多层多小区模式下的数据发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站,用于在第二基站接收利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时,利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第二基站,用于在第二基站利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下行数据时,利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分别为多层多小区模式下不同层的基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工作在共信道TDD模式下;或
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工作在共信道FDD模式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51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