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热疗及磁共振造影剂多功能探针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14458.7 申请日: 2015-01-12
公开(公告)号: CN104623659A 公开(公告)日: 2015-05-20
发明(设计)人: 何丹农;刘恬;姚燕杰;朱君;金彩虹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41/00 分类号: A61K41/00;A61K49/08;A61P35/00
代理公司: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代理人: 徐红银;郭国中
地址: 20024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肿瘤 磁共振 造影 多功能 探针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肿瘤热疗及磁共振造影剂多功能探针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肿瘤热疗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肿瘤治疗手段,是指其通过各种致热源的热效应,将肿瘤区或全身加热至有效治疗温度范围,并维持一定时间以杀灭肿瘤细胞一种治疗方法。热疗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同化疗、放疗相比其最大优点是无创或微创,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份数。目前,热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已得到证实,其可以通过加热可使本来血流缓慢的肿瘤组织血管发生淤滞,致使肿瘤组织的温度高于肿瘤临近正常组织,其温差可达5~10℃,这个温度差使热能杀灭癌细胞而又不会损伤正常组织细胞(Ino A,ShinKai M,Honda H,eat al.Heat shock protein 70expression induces antitumor immunity during intra-celluar hypert hermia using magnetie nano-particles [J].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2003,52(2):80-88)。有效热疗的关键就是选择适合的产热材料。理想的产热材料应具有高的产热率,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最早的用于热疗的材料主要包括磁铁矿(Fe3O4)和赤铁矿(Fe2O3)。最新研究表明,一种新颖的纳米材料-Cu9S5,在近红外区域对激光能量具有强烈吸收效应,并将光能量迅速转化为热能,产生的热效应导致了细胞的立刻崩溃。目前,这种新颖的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近红外光吸收性和光稳定性,能有效地代替光吸收染料在激光热疗中的应用。如Q Tian等人(Tian Q,Jiang F,Zou R,et al.Hydrophilic Cu9S5nanocrystals:A photothermal agent with a 25.7%heat conversion efficiency for photothermal ablation of cancer cells in vivo[J].Acs Nano,2011,5(12):9761-9771.)合成了亲水性cu9s5纳米晶。该纳米晶在400~1100nm整个区域有明显的光吸收,在近红外(600~1100nm)区域的吸收强度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并且该纳米晶有非常高的光热转换率(25.7%)

多功能探针的设计和应用是纳米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基于癌症诊治的多功能探针的设计思路,通常遵循“模块组合”思路,即将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块(如诊断模块和治疗模块),通过某种方式联合集中于一个纳米尺度载体内。目前,已报道了以Cu9S5和Fe3O4为介质的热疗和诊断的探针(Tian Q,Hu J,Zhu Y,et al.Sub-10nm Fe3O4@Cu2–x S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for Dual-Modal Imaging and Photothermal Therap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3,135(23):8571-8577.),但是这种探针为阴性造影剂,易与组织产生信号混淆,且制备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以临床最广泛使用的阳性造影剂为基础,提供一种肿瘤热疗及磁共振造影剂多功能探针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合成具有热疗效果的Cu9S5前体,再在其外部合成掺杂磁性化合物的介孔二氧化硅结构,形成核壳结构,具有热疗和磁共振成像的多功能诊疗探针。该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所得的产物稳定性好,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

为实现这样的目的,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和铜化合物和油胺为前体合成具有热疗功能的Cu9S5,以表面活性剂为辅助介质,通过添加碱,硅源合成壳结构,同时添加磁性离子参与水解,由此实现磁共振造影剂的功能。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质量份数为500~60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20~50份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在质量份数为500~600份的去离子水中,加入40~100份铜化合物,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水溶液缓慢滴加于铜化合物水溶液中;

b.在室温下磁力搅拌,生成黑褐色浑浊;

c.将b所得的黑褐色浑浊加入到质量份数为10~50份的油胺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4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