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甲型急性黄疸肝炎的中药剂及制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3657.6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3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白忠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忠可 |
主分类号: | A61K36/815 | 分类号: | A61K36/815;A61P1/16;A61P31/14;A61K33/04;A61K3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急性 黄疸 肝炎 药剂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甲型急性黄疸肝炎的中药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急性肝炎的一个临床分型,根据急性肝炎患者有无黄疸表现及血清胆红素是否升高将急性肝炎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是一种基于临床症状的诊断。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此型肝炎。甲型黄疸肝炎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黄疸、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
祖国医学将急性黄疸型肝炎归属于“黄疸”范畴。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显示:全球的急性甲肝年发病数为150万例。急性黄疸型肝炎虽存在一定的自愈性,但它的危害性也不可忽视:1、若脂溶性胆红素沉着到脑神经核上,则可能出现核黄疸,轻者影响脑神经功能,重者则会危及生命;2、不稳患者可转化为慢性肝炎,最终可演变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现代医学对于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强调早期卧床休息和营养支持,辅以适当的药物,避免烟酒、过劳和肝损害的药物。
申请公布号 CN 103536790 A(申请号201310500884.2)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药,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化血胆30-50 份、十两叶20-40 份、四方草20-40 份、金银花20-40 份、定心散20-40份、孩儿茶15-25 份、木豆15-25 份、北豆根15-25 份、大黄10-20 份、大腹皮10-20 份、白术8-15 份、甘草8-15 份。申请公布号 CN 103721108 A(申请号 201410026942.7)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药剂,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节节花1-20 份、打米花1-20 份、山海棠1-20 份、水亚木5-25 份、山樱桃1-20 份、红参1-10份、小柳拐1-10 份、赤芍1-10 份、马唐1-10 份、天麻1-10 份、五香草1-10 份、伸筋草1-10份、六月合5-15 份、栀子5-15 份、水茴香5-15 份、白苏子1-10 份、酸枣仁1-10 份、地筋1-10份和荷叶1-10 份。申请公布号 CN 103394023 A(申请号201310342331.9)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所述中药包括以下组分:洋姜6-14g、茜草5-15g、苍术6-14g、树舌6-14g、虎杖6-14g、西洋参6-14g、青鱼胆草6-14g、白花蛇舌草6-14g、生麦芽6-14g、砂仁3-7g、草寇6-14g、茵陈5-15g、猪苓3-7g、五灵脂3-7g、土大黄5-15g、黄栀子5-15g、黄柏5-15g、木通5-15g、马蹄金5-15g、松针3-7g、泽泻5-15g、丹皮3-7g、柴胡5-15g、板蓝根3-7g、香附3-7g、阿魏5-15g、紫草5-15g、姜半夏5-15g、龟板3-7g、桂枝5-15g、王瓜子3-7g、水蛭3-7g、蛴螬3-7g、黑矾3-7g。
中医药治疗急性黄疸肝炎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也有大量的中医药治疗急性黄疸肝炎的临床研究,中医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显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辨证施治,加减灵活,副作用小,安全性高,适合于长期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服用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甲型急性黄疸肝炎的中药剂及制备方法。该中药剂药性平和且疗效迅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治疗甲型急性黄疸肝炎的中药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茵陈20-40;淫羊藿10-15;百蕊草9-15;半枝莲7-14;鹿衔草6-9;枳壳10-20;白芍10-20;芒硝4-8;丁香8-16;茯苓12-24;地锦草8-16;灵芝10-20;麦饭石8-16;十两叶8-16;白花蛇舌草8-16;枸杞子15-30。
优选的方案中,茵陈25-35;淫羊藿11-14;百蕊草11-13;半枝莲9-12;鹿衔草7-8;枳壳13-17;白芍12-18;芒硝5-7;丁香10-14;茯苓16-20;地锦草10-14;灵芝13-17;麦饭石10-14;十两叶10-14;白花蛇舌草10-14;枸杞子20-25。
更加优选的,茵陈30;淫羊藿12.5;百蕊草12;半枝莲10.5;鹿衔草7.5;枳壳15;白芍15;芒硝6;丁香12;茯苓18;地锦草12;灵芝15;麦饭石12;十两叶12;白花蛇舌草12;枸杞子2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忠可;,未经白忠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3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