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10346.4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3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新山聪;青木直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多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0/073785,国际申请日为2010年12月28日的PCT国际申请进入中国阶段后国家申请号201080058136.8的标题为“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件被透明面材所保护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显示器件被透明面材所保护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已知下述的方法:
(1)将液体原料注入至树脂制保护板上并使其固化而形成接合树脂后,或者将成卷片材状的接合树脂在脱气状态下粘贴设置于树脂制保护板上后,从一端按压的同时使液晶盒在脱气状态下密合来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
(2)将显示面板用固定构件定位并预固定于玻璃制保护板的规定位置后,在减压状态下向保护板与显示面板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注入液体树脂材料并使其固化,从而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1)的方法存在下述的问题:
·必须通过单独的工序进行向保护板的接合树脂的形成和向所形成的接合树脂的液晶盒的粘贴设置,制造容易变得复杂;
·由于需要使用在周边具有侧壁部的皿状的保护板,因此必须另外加工保护板,而且保护板的尺寸限定在液晶盒的尺寸以下,因而保护板的设置方法的限制较大;
·向保护板上的接合树脂的形成中,注入时可能会在液体原料中产生气泡。
此外,(2)的方法存在下述的问题:
·必须通过单独的工序进行向保护板的液晶面板的定位及预固定和向保护板与液晶面板之间的空间的液体树脂材料的注入,制造容易变得复杂;
·大型显示装置的制造中,液体树脂材料的注入可能会花费时间,而且注入时的真空度为1.33×104~6.67×104Pa,因此注入时液体树脂材料中可能会残留气泡。
由此,(1)、(2)中均可能会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器件与保护板之间的树脂层中产生气泡。如果树脂层中产生气泡,可能会造成下述的问题:
·树脂层与显示器件的界面粘接力或树脂层与保护板的界面粘接力下降;
·如果显示器件与保护板之间的树脂层中存在气泡,则来自显示器件的出射光或反射光因气泡而发生散射,可能会使显示图像的画质大幅下降;
·显示器件不显示图像时,残存于树脂层的气泡容易透过保护板被辨识出来,因此可能会大幅降低制品的品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2096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58753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可提高树脂层与显示器件的界面粘接力和树脂层与保护板的界面粘接力,由液状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造成的气泡产生得到充分抑制,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充分进行的显示器件被透明面材所保护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显示装置具有一方为透明面材而另一方为显示器件的第一面材和第二面材、被夹于第一面材和第二面材之间的树脂层、包围树脂层周围的密封部,在透明面材的周缘部形成有遮光部,被该遮光部包围的透光部的面积比被密封部包围的树脂层的面积小,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a)~(d),下述光聚合引发剂(C2)具有位于下述光聚合引发剂(C1)的吸收波长区域(λ1)的长波长侧的吸收波长区域(λ2),下述工序(d)中从层叠物的侧方照射的光包括吸收波长区域(λ1)内的波长的光和吸收波长区域(λ2)内的波长的光;
(a)在第一面材的表面的周缘部涂布包含固化性化合物和光聚合引发剂(C1)的液状密封部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未固化的密封部的工序;
(b)向被未固化的密封部包围的区域供给包含固化性化合物和光聚合引发剂(C2)的液状树脂层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工序;
(c)在100Pa以下的减压气氛下,将第二面材重叠于树脂层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上,获得树脂层形成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被第一面材、第二面材和未固化的密封部密封的层叠物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103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光配向方法
- 下一篇:具有触控功能的平面转换式液晶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