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剂配管以及热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82381.0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6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孟;小林孝;川边伸;菊地洋辅;小林史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41/00 | 分类号: | F25B41/00;F16L4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刘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剂 以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空气调节机等的热泵装置的制冷剂配管和具备制冷剂配管的热泵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所具备的热交换器对制冷剂和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该热交换器成为将制冷剂分配到多条流路中来流动的构造。因此,在该热交换器的入口处设有分配器,将制冷剂分配到多条流路中。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需要向各流路均等地分配制冷剂。
在该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工作的情况下,向热交换器流入的制冷剂为气液二相状态。在该情况下,制冷剂以环状流在制冷剂配管内流动。即,液相的制冷剂作为沿着制冷剂配管的内壁的液膜而流动,且气相的制冷剂在其内侧流动。
液膜的形状由重力、惯性力和表面张力来确定。因此,在制冷剂配管弯曲的曲线部分,由于惯性力液膜会向曲线的外周侧偏移并在制冷剂中产生偏流。若在产生偏流的状态下制冷剂流入到分配器中,则制冷剂未被均等地向各流路分配。
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有:为了将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均等地分配到2条流路中,使分配器的正前方的制冷剂配管倾斜,并在该制冷剂配管的下侧的内壁上设置槽。在专利文献1中,利用重力和形成有槽的部分的表面张力使液相制冷剂均等地分布在配管的下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906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1680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矶崎昭夫、石川守、佐伯主税著、神户制钢技报/Vol.50No.3(Dec.2000)内表面带有槽的铜管的发展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利用重力和基于槽的表面张力来使液相制冷剂均等地分布,必须准备直线状的长的制冷剂配管,并使该制冷剂配管倾斜,且在下侧带有槽。但是,在例如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中,零件的安装空间有限,需要使未对热交换贡献的制冷剂配管尽可能短。因此,难以将长的直线状的制冷剂配管配置在分配器的近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利用分配器来均等地分配制冷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制冷剂配管具备:弯曲配管,所述弯曲配管供制冷剂流动,且所述弯曲配管弯曲地形成为曲线状,曲线的曲率中心侧即内周侧的内壁为形成有槽的槽面,所述曲线的曲率中心的相反侧即外周侧的内壁为平滑面;以及
下游配管,所述下游配管被连接于所述弯曲配管的下游侧,且所述下游配管形成为直线状,并在下游侧连接将制冷剂分配到多条流路中的分配器。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将弯曲配管的内周侧的内壁设为槽面,并将外周侧的内壁设为平滑面。在曲线部分,由于惯性力液相制冷剂会向外周侧偏移。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槽面的表面张力,液相制冷剂向内周侧被牵引。因此,能够在曲线部分防止液相制冷剂向外周侧偏移。由此,能够抑制通过弯曲配管的制冷剂的偏移,所以能够利用分配器来均等地分配制冷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热泵装置10的制冷剂回路11的图。
图2是表示构成热交换器13的翅片17以及制冷剂流路18的图。
图3是在蒸发器的入口侧的制冷剂配管20中流动的制冷剂的说明图。
图4是在制冷剂配管20弯曲的曲线部分流动的制冷剂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剂配管20的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制冷剂配管20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5所示的制冷剂配管20内的液膜21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将下游配管24的内壁整体设为槽面28,并将其它的配管22、23的内壁整体设为平滑面29的制冷剂配管20的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制冷剂配管20内的液膜21的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剂配管20的其它的方式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剂配管20的其它的方式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剂配管20的其它的方式的图。
图13是表示从朝向横向到朝向下方弯曲的制冷剂配管20的图。
图14是表示从朝向下方到朝向上方弯曲的制冷剂配管20的图。
图15是表示分配器25的图。
图16是表示分配器25的其它的方式的图。
图17是表示利用挤压加工形成槽27的情况的制冷剂配管20的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槽27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823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参数综合测量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含多类型直流的交直流电网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