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取向处理剂和使用了其的液晶表示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4378.6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5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铁谷尚士;樱井宏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C08G73/10;C08L7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取向 处理 使用 表示 元件 | ||
含有下述(A)成分和(B)成分的液晶取向处理剂。(A)成分:含有选自聚酰亚胺前体和聚酰亚胺中的至少任一种的聚合物,所述聚酰亚胺前体和聚酰亚胺具有带氮原子的结构。(B)成分:含有选自聚酰亚胺前体和聚酰亚胺中的至少任一种的聚合物,所述聚酰亚胺前体和聚酰亚胺具有脲结构或硫脲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表示元件的制造中使用的液晶取向处理剂、由该液晶取向处理剂得到的液晶取向膜、以及使用了该液晶取向膜的液晶表示元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液晶表示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大画面的液晶电视、高清晰的移动用途(数码照相机、手机的表示部分),与以往相比,所使用的基板的大型化、基板高低差的凹凸变大。在这种状况中,从表示特性的观点出发,对于大型基板、高低差要求均匀地涂布液晶取向膜。在该液晶取向膜的制作工序中,将聚酰亚胺前体即聚酰胺酸、溶剂可溶性聚酰亚胺(也称为可溶性聚酰亚胺)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也称为涂布溶液)涂布于基板时,工业上通常用柔性印刷法、喷墨涂布法等来进行。此时,涂布溶液的溶剂中,在树脂溶解性优异的溶剂(也称为良溶剂)即N-甲基-2-吡咯烷酮、γ-丁内酯等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液晶取向膜的涂膜均匀性,还混合有树脂溶解性低的溶剂(也称为不良溶剂)即丁基溶纤剂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373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针对液晶取向膜要求控制液晶的取向状态(也称为液晶取向性),并且,对于液晶表示元件的可靠性、余像特性等电特性,也要求其功能。与此相对,使用将具有液晶取向性特性的聚酰胺酸或可溶性聚酰亚胺的聚合物与具有电特性特性的聚合物混合而成的液晶取向处理剂被用作提高前述特性的方法。
然而,这些聚合物中,大多聚合物的溶剂溶解性不同或聚合物的极性不同。与此相伴,包含这些聚合物的液晶取向处理剂中,在保管液晶取向处理剂的期间,聚合物成分容易析出。像这样,若聚合物成分发生析出,则将液晶取向处理剂涂布于基板时,存在液晶取向膜的涂膜均匀性降低的倾向。即,因析出的聚合物成分而产生收缩、针孔,在制成液晶表示元件时,该部分成为表示缺陷。另外,即使液晶取向处理剂的保存稳定性优异,将液晶取向处理剂涂布在基板上时,聚合物成分有时在基板上发生聚集(也称为白化/聚集)。发生该白化/聚集时,与前述同样地,液晶取向膜的涂膜均匀性降低而无法获得均匀的涂膜性,成为液晶表示元件的表示缺陷。
近年来,使用光照射量多的背光的液晶表示元件例如汽车导航系统、大型电视有时在长时间暴露于高温和光照射的环境下使用或放置。在这种严苛条件下,针对液晶表示元件的电特性之一即电压保持率,要求其稳定性高。即,电压保持率因源自背光的光照射而降低时,容易发生液晶表示元件的表示不良之一即余像不良(也称为线余像),无法获得可靠性高的液晶表示元件。因此,对于液晶取向膜而言,在要求初期特性良好的基础上,还要求例如长时间暴露于光照射后的电压保持率也难以降低。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兼具上述特性的液晶取向处理剂。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于含有2种以上不同聚合物的液晶取向处理剂而言,液晶取向处理剂的保存稳定性优异且将液晶取向处理剂涂布在基板上时抑制聚合物成分的白化/聚集、涂膜均匀性优异的液晶取向膜。并且,其目的在于,提供初期特性良好、且即使长时间暴露于光照射后也能够抑制电压保持率降低的液晶取向膜。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前述液晶取向膜的液晶表示元件。
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赋予前述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处理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43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