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4339.6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5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望月隆久;伊藤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KYB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筒 排出通路 安装孔 油箱 缓冲器 连接构件 筒状间隙 贮存室 阻尼阀 底室 连通 一端连接 侧室 缸体 塞杆 开口 | ||
缓冲器包括外置于外筒的油箱、形成于油箱的内部且与底室连通的贮存室、连通塞杆侧室和贮存室的排出通路以及设于排出通路的中途的阻尼阀,排出通路包括连接油箱和外筒的连接构件、形成于外筒与缸体之间的筒状间隙、形成于外筒且向筒状间隙开口的安装孔、一端通往底室并且另一端与连接构件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底通路以及一端通往安装孔并且另一端通往第一底通路的中途的第二底通路,阻尼阀安装于安装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器。
背景技术
在缓冲器中存在有一种被称为单流型缓冲器的缓冲器。例如,在日本JP2009-222136A中公开有一种包括有底筒状的外筒、在外筒的轴心部立起的筒状的中间筒以及在中间筒的轴心部立起的缸体的三重管构造的单流型缓冲器。
上述缓冲器包括相对于缸体进出的活塞杆、保持于活塞杆的顶端部且以沿轴向移动自如的方式插入于缸体内的活塞以及固定在缸体的与活塞杆相反的一侧的基座构件。
缸体内利用活塞划分而形成有杆侧室和活塞侧室。在外筒的底部与基座构件之间形成有底室。在中间筒与外筒之间的筒状间隙形成有贮存室。杆侧室、活塞侧室、以及底室填充有工作油,在贮存室内封入有工作油和气体。
活塞形成有仅容许工作油自活塞侧室朝向杆侧室流动的活塞通路。另外,基座构件形成有仅容许工作油自底室朝向活塞侧室流动的吸入通路。
杆侧室通过排出通路与贮存室连通,该排出通路包括形成于缸体的通孔和形成在缸体与中间筒之间的筒状间隙。贮存室通过形成于基座构件的切口与底室连通。另外,在排出通路的中途设有用于向通过排出通路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的阻尼阀。
根据上述结构,在缓冲器伸长时和压缩时这两种情况下,工作油通过相同的排出通路向贮存室移动。由此,缓冲器在伸长时和压缩时这两种情况下产生由相同的阻尼阀的阻力引起的阻尼力。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缓冲器具有包括缸体、中间筒以及外筒的三重管构造的情况下,缓冲器的构造变得复杂。因此,考虑废弃中间筒而将缓冲器设为双重管构造并且在外筒外置油箱且在油箱内形成贮存室。
然而,在该情况下,若要在外筒上形成连通筒状间隙和贮存室的通路及连通底室和贮存室的通路,则可能使这些通路复杂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将油箱外置于外筒、并且在外筒上形成连通筒状间隙和贮存室的通路及连通底室和贮存室的通路,也能够使这些通路简单化的单流型的缓冲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缓冲器,包括:外筒,其为有底筒状;缸体,其为筒状,在上述外筒的轴心部立起;活塞杆,其相对于上述缸体进出;活塞,其保持于上述活塞杆的顶端部且以沿轴向移动自如的方式插入于上述缸体内;基座构件,其固定在上述缸体的与上述活塞杆的相反侧;杆侧室和活塞侧室,其是在上述缸体内利用上述活塞划分出的,填充有工作流体;底室,其形成在上述外筒的底部与上述基座构件之间且填充有工作流体;油箱,其外置于上述外筒;贮存室,其形成在上述油箱的内部并与上述底室连通并且储存有工作流体;活塞通路,其仅容许工作流体自上述活塞侧室朝向上述杆侧室流动;吸入通路,其仅容许工作流体自上述底室朝向上述活塞侧室流动;排出通路,其连通上述杆侧室和上述贮存室;以及阻尼阀,其设于上述排出通路的中途,上述排出通路包括:连接构件,其连接上述油箱和上述外筒;筒状间隙,其形成在上述外筒与上述缸体之间;安装孔,其形成于上述外筒且向上述筒状间隙开口;第一底通路,其一端通往上述底室并且另一端与上述连接构件的一端连接;以及第二底通路,其一端通往上述安装孔并且另一端通往上述第一底通路的中途,上述阻尼阀安装于上述安装孔。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YB株式会社,未经KYB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43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