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尖刺固定型种植牙及其植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61208.2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5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金来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来会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A61C13/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康艳青;姚开丽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尖刺 固定 种植 及其 植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尖刺(spike)固定型种植牙及其植入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在 将突出形成多个尖刺的种植牙本体插入到齿根槽的状态下,将齿根支柱插入 到种植牙本体的内部,使种植牙本体的直径扩张,由此,形成于种植牙本体 的尖刺嵌到牙床骨,最终使种植牙本体稳稳地固定到齿根槽的尖刺固定型种 植牙及其植入方法。
背景技术
种植牙指可恢复缺失人体组织的替代物,在牙科一般指替代缺失牙齿的 齿根(根部)来恢复牙齿的原有功能的替代物。
在牙齿缺失部位替代牙齿予以插入并起到牙齿作用的种植牙以多种形 式被开发和使用,最近主要利用螺丝结合形态的一体型种植牙(韩国实用新 型公开第20011-002490号)。
这种现有的一体型种植牙呈螺栓模样,并采取将螺栓似插入于齿根槽的 方式完成手术。
此时,因螺栓比齿根槽的外径更宽,使得壁面螺栓固定于齿根槽。
但是,虽螺栓的深度越深,固定更佳,但在植入时,会发生牙床骨粉碎 或因螺栓导致血流堵塞,从而使得血流不畅通,最终导致牙床坏死等各种副 作用,因此难以摆脱现有的局限性。
因此,植入后只能等待3个月至6个月的时间,直到骨融合。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 供尖刺固定型种植牙及其植入方法,根据上述尖刺固定型种植牙及其植入方 法,在种植牙本体插入到齿根槽的状态下,将齿根支柱插入到种植牙本体的 内部,使种植牙本体的直径扩张,由此,形成于种植牙本体的尖刺嵌到牙床 骨,最终使种植牙本体稳稳地固定到齿根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尖刺固定型种植牙及其植入方法,根据上述 尖刺固定型种植牙及其植入方法,在种植牙本体插入到齿根槽的状态下,尖 刺嵌入固定在牙床骨,由此可防止牙床骨粉碎或因螺栓导致血流堵塞,从而 使得血流不畅通,最终导致牙床坏死等各种副作用的发生。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尖刺固定型种植牙及其植入方法,根据上述 尖刺固定型种植牙及其植入方法,种植牙本体通过螺纹和尖刺融合在齿根 槽,齿根支柱可借助螺丝紧固与密封环封闭于种植牙本体,由此能够防止细 菌的入侵或异物的流入。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如上所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特征,第一发明涉及尖刺固定 型种植牙,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牙本体,呈圆筒形状,配置成被弯折收 缩的直径借助外力选择性地进行扩张,上述种植牙本体的外周面突出形成有 多个尖刺;以及齿根支柱,插入于上述种植牙本体的内部,并使种植牙本体 的直径扩张,以在上述种植牙本体插入于齿根槽的状态下,借助尖刺能够固 定于牙床骨。
根据第一发明的尖刺固定型种植牙,第二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种植牙 本体由向牙床的外部露出的露出部和向齿根槽的内部插入的插入部构成。
根据第二发明的尖刺固定型种植牙,第三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插入部 通过多个切开部被分叉,呈直径以相对小于上述露出部的方式被弯折收缩的 形态,在上述插入部的外周面突出形成有多个尖刺。
根据第二发明的尖刺固定型种植牙,第四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插入 部的上部外周面部分地形成有使得插入部能够植入于齿根槽的螺纹。
根据第一发明的尖刺固定型种植牙,第五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齿根支 柱由头部和环棒部构成,上述头部与人工牙齿的中心部相结合,上述环棒部 从上述头部向下延伸,使得能够插入于种植牙本体的内部,并使上述插入部 扩张。
根据第五发明的尖刺固定型种植牙,第六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环棒 部的上部外周面还形成有外螺纹,上述外螺纹使上述环棒部紧固结合于上述 种植牙本体,在上述头部和环棒部的之间还形成有紧贴锥面,上述紧贴锥面 紧贴在形成于种植牙本体露出部的放置锥面。
根据第二发明的尖刺固定型种植牙,第七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露出部 的上端插入设有借助头部的加压而被密封的密封环,用于防止细菌的入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来会,未经金来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612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