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57863.0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5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久保木剑;冈崎敢;西原雄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G02F1/134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涉及具备垂直取向型的液晶 层,利用光取向膜规定液晶分子的预倾斜方向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特性得到改善,在电视接收机等 中的应用不断推进。希望进行进一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视野角特 性的改善。特别是改善使用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的液晶显示装置 (也称为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视野角特性的要求很强烈。
现在,在电视等大型显示装置中使用的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 置中,为了改善视野角特性而采用在1个像素中形成多个液晶畴的 取向分割结构。形成取向分割结构的主流方法是MVA模式。MVA 模式例如被专利文献1所公开。
在MVA模式中,在隔着垂直取向型液晶层而相对的一对基板 各自的液晶层侧设有取向限制结构,由此在各像素内形成取向方向 (倾斜方向)不同的多个液晶畴(典型地取向方向为4种)。取向限 制结构采用设置于电极的狭缝(开口部)、肋(突起结构),从液晶 层的两侧发挥取向限制力。
然而,当使用狭缝、肋时,与如现有的TN模式那样利用取向 膜来规定预倾斜方向的情况不同,狭缝、肋是线状的,因此对液晶 分子的取向限制力在像素内会变得不均匀,因此存在响应速度产生 分布的问题。另外,设有狭缝、肋的区域的光透射率会降低,因此 也存在显示亮度降低的问题。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优选针对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也用取 向膜规定预倾斜方向从而形成取向分割结构。这样形成了取向分割 结构的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由本申请的申请人在专利文献2中 提出。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用取向膜规定预倾斜 方向,由此形成四分割取向结构。也就是说,在对液晶层施加电压 时,会在1个像素内形成4个液晶畴。这种四分割取向结构也简称为 4D结构。
另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隔着液晶层而 相对的一对取向膜中的一方取向膜规定的预倾斜方向与由另一方 取向膜规定的预倾斜方向相互相差大致90°。因此,在施加电压时, 液晶分子发生扭曲取向。这样,通过使用预倾斜方向(取向处理方 向)设为相互正交的一对垂直取向膜来使液晶分子发生扭曲取向的 VA模式也称为VATN(VerticalAlignmentTwistedNematic:垂直取 向扭曲向列)模式或者RTN(ReverseTwistedNematic:反向扭曲 向列)模式。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形成了4D 结构,因此本申请申请人将专利文献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 称为4D-RTN模式。
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那样,由取向膜规定液晶分子的预倾斜方 向的具体方法有望采用进行光取向处理的方法。光取向处理能以非 接触方式进行处理,因此不会像摩擦处理那样摩擦产生静电,能提 高成品率。使用实施了光取向处理的取向膜(光取向膜)的VATN 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在专利文献3中也有公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422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6/132369号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6/121220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的高精细化在进步,根据本申请发 明人的研究发现,当将使用光取向膜的VATN模式应用于高精细的 液晶显示装置时,会在显示(特别是动态图像显示)中出现问题。 具体地说,在中小型用途的高精细的像素设计中,无法得到充分的 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的稳定性、响应速度等。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光 取向膜来规定液晶分子的预倾斜方向的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是适于高精细化的液晶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78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