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热膜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6121.6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6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邦久;武藤豪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00 | 分类号: | B32B27/00;B32B5/18;E06B5/00;F16L59/02;C08J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王利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热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建筑领域、汽车领域等中,从削减空调费用(节能)及确保包括防止结露等在内的居住空间舒适性的观点考虑,采用了各种方法来有效地获得隔热性。
然而,对于窗户玻璃这样的要求可视性的部位而言,住宅用壁纸中使用的隔热材料通常透明性较低,从可视性的观点考虑无法使用。因此,作为窗户玻璃内外部之间的隔热手段,开发了夹层玻璃、多层玻璃等,但它们比较昂贵,在框格窗等中为了设置这些玻璃,需要进行窗框施工,进一步提高了成本。
另外,作为改善来自窗户的热流入的方法,还有将在塑料膜上成膜了金属膜的保护膜粘贴在窗上的方法,对于该方法而言,虽然能够抑制热流入,但对抑制热流出的效果不足。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贴窗片,其至少由两片树脂膜构成,且具有用于在两片树脂膜之间形成空气层的衬垫,所述贴窗片是对位于比空气层更室内侧的树脂膜的一面实施了远红外线反射膜的隔热树脂膜。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使用二氧化硅中空纳米粒子作为隔热材料而具有隔热性和透明性的隔热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86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024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2的隔热膜而言,存在不能充分兼备隔热性与透明性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兼具较高的隔热性和较高的透明性的隔热膜及其制造方法。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在塑料膜上设置具有多孔结构的低导热系数嵌段共聚物层,能够获得兼具较高隔热性和较高透明性的隔热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1]~[9]。
[1]一种隔热膜,其具有:塑料膜、以及形成在所述塑料膜上的具有多孔结构的聚合物层。
[2]上述[1]所述的隔热膜,其中,所述多孔结构是源自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结构而形成的。
[3]上述[1]所述的隔热膜,其中,所述多孔结构为微孔,且该微孔的平均孔径为5~1000nm。
[4]上述[1]所述的隔热膜,其中,隔热膜的导热系数为0.1W/m·K以下。
[5]上述[2]所述的隔热膜,其中,所述嵌段共聚物通过自组织化而形成相分离结构,并且是由互不相容的单元(A)和单元(B)构成的A-B型、A-B-A型及B-A-B型中的任一种嵌段共聚物,其中,该单元(A)和该单元(B)分别为选自苯乙烯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基吡啶衍生物、共轭二烯类聚合物、聚烯烃中的至少一种。
[6]上述[1]所述的隔热膜,其还具有粘合剂层。
[7]上述[1]所述的隔热膜,该隔热膜作为窗用膜使用。
[8]一种隔热膜的制造方法,其是上述[1]所述的隔热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
(1)在塑料膜上形成嵌段共聚物层的工序,
(2)在该嵌段共聚物层上形成微相分离结构的工序,
(3)将该形成了微相分离结构的嵌段共聚物层的一个聚合物相的一部分或全部除去,从而形成具有多孔结构的聚合物层的工序。
[9]上述[8]所述的隔热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多孔结构为微孔,且该微孔的平均孔径为5~1000nm。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塑料膜上形成利用由嵌段共聚物(BCP)的自组织化形成的微相分离结构而具有多孔结构的聚合物层,能够提供一种兼具较高隔热性和较高透明性的隔热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隔热膜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
图2是用于测定将本发明的隔热膜隔着粘合剂层粘贴在玻璃基板上时的温度差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得到的嵌段共聚物层在微相分离后的AFM照片(a)(测定范围:1μm×1μm)、以及紫外线-臭氧处理后的AFM照片(b)(测定范围:1μm×1μm)。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得到的嵌段共聚物层在微相分离后的AFM照片(a)(测定范围:1μm×1μm)、以及氧等离子体蚀刻后的AFM照片(测定范围:1μm×1μm)。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微相分离后利用紫外线照射的蚀刻而得到的微孔表面的SEM照片(测定范围1μm×1μm)。
符号说明
1:隔热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琳得科株式会社,未经琳得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61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印刷头组件和方法
- 下一篇:具有降低的边缘缺陷率的改进的多层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