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单元、光纤分支方法以及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5140.7 | 申请日: | 2014-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2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直人;石冈优征;富川浩二;大里健;山中正义;冈田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藤仓 |
主分类号: | G02B6/04 | 分类号: | G02B6/04;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青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芯线 接触点 光纤单元 芯线 多根光纤 接合 长度方向配置 传输损失 光纤分支 集束光纤 卷绕方向 作业性 反转 集束 卷绕 外周 光缆 取出 施加 | ||
一种利用束材集束光纤芯线的束的光纤单元,其使取出光纤芯线时的作业性提高,并且即便对束材施加了张力也抑制传输损失的增加。本发明的光纤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多根光纤芯线、和集束所述多根光纤芯线的三根以上的束材,所述多根束材中的第1束材以卷绕于所述光纤芯线的束的外周上的方式沿所述光纤芯线的束的长度方向配置,在与第2束材接触的接触点与所述第2束材接合,并且在与不同于所述第2束材的第3束材接触的接触点与所述第3束材接合,在与所述第2束材接触的所述接触点以及与所述第3束材接触的所述接触点使相对于所述光纤芯线的束的卷绕方向反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单元、光纤分支方法以及光缆。
背景技术
公知有将集束了多根光纤芯线的光纤的集合体作为光纤单元而构成光缆的技术。此时,通常是通过在光纤芯线的束卷绕粗卷线(束材),来抑制光纤芯线的束松散的情况,并且根据束材的颜色来识别光纤单元的方法。
关于这种束材,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多根束材相对于光纤芯线的束卷绕成螺旋状,通过将束材彼此相互接合而捆束光纤芯线的束的技术。另外,在专利文献2(特别是专利文献2的图7)中公开了利用两根束材集束多根光纤芯线的束的周围,并且将两根束材卷绕为SZ状,在卷绕方向的反转位置粘合固定两根束材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99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88454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的方法中,存在从光纤单元取出所希望的光纤芯线时的作业性降低的情况。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光纤芯线的束的周上将多根束材卷绕成螺旋状,并在束材彼此的交叉点相互接合,因此产生在取出特定的光纤芯线的中间分支作业中解开束材彼此的接合位置的需要。在该情况下,需要将束材牵引为螺旋状,因此取出光纤芯线的作业费事,另外,有在牵引的作业中因手指勾住光纤芯线等而产生光纤芯线的断线的担忧。
另外,在光纤芯线的束的周上将束材卷绕为螺旋状的情况、如专利文献2那样将两根束材以SZ状卷绕于多根光纤芯线的束的周围的情况下,若对束材施加张力,则光纤芯线蜿蜒,从而存在传输损失增加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利用束材集束光纤芯线的束的光纤单元,其目的在于提高取出光纤芯线时的作业性,并且即便对束材施加了张力也抑制传输损失的增加。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的发明为一种光纤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多根光纤芯线、和集束上述多根光纤芯线的三根以上的束材,上述三根以上的束材中的第1束材以卷绕于上述光纤芯线的束的外周上的方式沿上述光纤芯线的束的长度方向配置,在与第2束材接触的接触点与上述第2束材接合,并且在与不同于上述第2束材的第3束材接触的接触点与上述第3束材接合,在与上述第2束材的上述接触点以及与上述第3束材的上述接触点,上述第1束材相对于上述光纤芯线的束的卷绕方向发生反转,上述多根光纤芯线通过包括上述第1束材、上述第2束材以及上述第3束材的上述三根以上的束材被集束。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通过后述的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而清楚。
根据本发明,在利用束材集束光纤芯线的束的光纤单元中,能够使取出光纤芯线时的作业性提高,并且即便对束材施加了张力也能够抑制传输损失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参考例中的光缆1的剖视图。
图2是第1参考例的光纤单元10的示意图。
图3是间歇固定带芯线11的示意图。
图4是对束材12的剖面构造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对第1参考例的束材12的卷绕方式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6是对比较例1的光纤单元进行说明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藤仓,未经株式会社藤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51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焦距镜头、光学装置,和可变焦距镜头的调节方法
- 下一篇:嵌入式表面漫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