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炭黑复合树脂预发泡颗粒及其制造方法及发泡成形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4178.2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7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谏山显;小泽正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9/18 | 分类号: | C08J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炭黑 复合 树脂 发泡 颗粒 及其 制造 方法 成形 | ||
提供一种含炭黑复合树脂预发泡颗粒,其为相对于含炭黑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份包含100~400质量份的聚苯乙烯系树脂的含炭黑复合树脂预发泡颗粒,前述含炭黑复合树脂预发泡颗粒具有0.5~5.0质量%的炭黑含量及0.015~0.25g/cm3的松密度,前述含炭黑复合树脂预发泡颗粒在进行了如下的试验时具有30~80μm的最表层,所述试验为:(a)以经切片而成的两面上呈现气泡截面的方式将前述含炭黑复合树脂预发泡颗粒切片成1mm,得到切片品;(b)将所得到的切片品在25℃的甲苯中浸渍24小时而提取前述聚苯乙烯系树脂成分;(c)接着,用显微镜放大拍摄该切片品的截面;(d)观察所得到的显微镜图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炭黑复合树脂预发泡颗粒及其制造方法及发泡成形体。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特定的最表层结构的、进一步改善了黑度的含炭黑复合树脂预发泡颗粒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而得到的发泡成形体。
背景技术
由聚苯乙烯系树脂形成的发泡成形体具有优异的缓冲性和绝热性且成形容易,因此,常用作包装材料、绝热材料。然而,由于耐冲击性、柔软性不充分,因此容易产生裂纹、缺口,例如不适合于精密仪器制品的包装等。
另一方面,由聚烯烃系树脂形成的发泡成形体虽然耐冲击性、柔软性优异,但是其成形时需要大型设备。另外,在树脂的性质方面,必须以预发泡颗粒的形态从原料厂商向成形加工厂商运输。因此,会运输体积大的预发泡颗粒,存在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
于是,提出了兼具上述两种不同的树脂的特长的各种聚苯乙烯系复合树脂颗粒及使用它们的发泡成形体。
另外,根据其用途,有时期望黑色的发泡成形体,作为着色剂主要使用炭黑。
例如,日本特开2010-22254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含炭黑改性聚苯乙烯系树脂预发泡颗粒,其如下得到:在相对于含炭黑聚丙烯系树脂100质量份包含100~400质量份聚苯乙烯系树脂的含炭黑改性聚苯乙烯系树脂颗粒中浸渗发泡剂,使所得到的含炭黑发泡性改性聚苯乙烯系树脂颗粒预发泡至体积发泡倍数20~45倍,从而得到,由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算出的预发泡颗粒的最表层膜厚为5~25μm,并且由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算出的与预发泡颗粒的最表层接触的气泡的平均气泡直径为100~600μm。
并且,认为使该预发泡颗粒进行模具内发泡成形而得到的发泡成形体与现有品相比能够提高耐热性及黑度。
另外,日本特许第4917511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发泡性聚苯乙烯系树脂颗粒,其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颗粒100质量份使140~600质量份苯乙烯系单体浸渗聚合,将自树脂颗粒表面经过中心地一分为二的切片浸渍于四氢呋喃中而提取聚苯乙烯系树脂成分后,在拍摄该切片的切断面而得到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图像中观察到平均厚度为15~150μm的表皮层,优选平均粒径为800~2400μm。
认为该发泡性聚苯乙烯系树脂颗粒具备具有表皮层(壳)的核-壳结构,发泡剂的保持性良好,因此经长期维持高发泡性,并且即使聚烯烃系树脂的配混比率小,也能够得到耐裂纹性优异的发泡成形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225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9175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对于将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预发泡颗粒发泡成形而得到的发泡成形体,黑度不充分,要求进一步的改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41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