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的安装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2564.8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9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野口幸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普乐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61/18 | 分类号: | F02M61/18;F02M61/16;F16B2/22;F16B5/07;F16B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劲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喷射 装置 喷嘴 安装 构造 | ||
1.一种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的安装构造,该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形成有将从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喷射口流出的燃料微粒化并喷射的喷嘴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具有:筒状嵌合部,其与形成有所述燃料喷射口的金属制阀体的前端侧嵌合;底壁部,其以堵塞所述筒状嵌合部的一端侧的方式形成,并与所述阀体的前端面抵接且形成有所述喷嘴孔,
所述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的所述筒状嵌合部及所述底壁部由合成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
所述阀体沿着外周形成有环状的卡止用槽或卡止用突起,
所述筒状嵌合部一体地形成有与所述卡止用槽或所述卡止用突起卡合的合成树脂材料制的臂部,在所述底壁部与所述阀体的前端面抵接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臂部与所述卡止用槽或所述卡止用突起卡合而固定于所述阀体,
所述底壁部具有:阀体抵接部,其与所述阀体的所述前端面抵接;凹部,其在与抵接于所述阀体抵接部的所述阀体的所述前端面之间产生间隙且可使与所述阀体嵌合的所述筒状嵌合部向所述间隙减少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沿着外周形成有所述环状的卡止用突起,
在所述筒状嵌合部的另一端侧一体地形成有卡在所述卡止用突起的所述臂部,
所述臂部具有:弹簧作用部分,其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被使用;爪部分,其一体地形成于该弹簧作用部分的前端侧,并通过所述弹簧作用部分的弹性力被推至所述卡止用突起,
在所述爪部分和所述卡止用突起的任一方形成有与所述爪部分和所述卡止用突起的任一另一方抵接的倾斜面,
所述倾斜面即使在所述阀体和所述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产生热膨胀差的情况下,也通过所述弹簧作用部分的弹性力与所述爪部分和所述卡止用突起的任一另一方抵接,并产生将所述底壁部推至所述阀体的前端面的斜面分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部使所述弹簧作用部分比所述筒状嵌合部更薄壁地形成,使所述弹簧作用部分不与所述卡止用突起接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臂部的前端侧且所述爪部分的前端侧形成有卡合导向面,该卡合导向面使所述爪部分和所述阀体的前端侧的卡合容易,并且用于使所述爪部分易于跨过所述卡止用突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沿着外周形成有所述环状的卡止用槽,
在所述筒状嵌合部的另一端侧一体地形成有与所述阀体的所述卡止用槽卡合的臂部,
所述臂部具有:臂部主体,其前端侧与所述卡止用槽卡合;突起,其形成于所述臂部主体的后端侧且所述臂部主体的内面侧,并与所述阀体的外表面接触;臂部主体支承部,其将所述臂部主体弹性地支承于所述筒状嵌合部,
所述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中,当将所述筒状嵌合部压入所述阀体时,所述突起以所述臂部主体支承部为支点,将所述臂部主体的前端侧倒装入所述卡止用槽内,由此,将所述臂部主体的前端侧推至所述卡止用槽的槽壁,即使在与所述阀体之间产生热膨胀差的情况下,通过对所述臂部主体的所述前端侧与所述卡止用槽的所述槽壁的抵接部分进行作用的弹性力,也维持所述底壁部与所述阀体的前端面的抵接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分为所述臂部主体的前端面与所述槽壁的边缘的抵接部分,
所述臂部主体的前端面与所述槽壁的所述边缘倾斜地抵接,
所述底壁部通过作用于所述抵接部分的所述弹性力所引起的斜面分力而被推至所述阀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部分为所述臂部主体的所述前端侧与所述槽壁的倾斜面的抵接部分,
所述底壁部通过作用于所述抵接部分的所述弹性力所引起的斜面分力而被推至所述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普乐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恩普乐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25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