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境感知命令和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51763.7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3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E·基米亚加;F·惠特瓦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雷兹加拿大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3/02 | 分类号: | G05B13/02;B61L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加拿大安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 感知 命令 控制系统 | ||
出自EhsanKimiagar(E·基米亚加)和FirthWhitwam(F·惠特瓦姆)
背景技术
命令和控制系统领域的当前状态是使用历史或预测性数据来识别对资源的需要,并且基 于确定何时向每个位置分发必要资源所需的预期模式来创建先验时刻表。这方面的典型示例 是公共交通规划,其产生列车和/或公交车的固定时刻表并且依赖于公众持续需求与预先规划 的资源一致的服务。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并且命令与控制系统没有适应其如何提供资源的这些 变化,这样则导致资源的浪费使用。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通过示例的方式而非限制地示出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全部附图中具有相同 的附图标记的要素表示相同的要素。需要强调的是,按照工业标准实践,各种特征可以不按 比例绘制并且仅用于说明目的。事实上,为了使讨论清晰,可以任意增大或减小附图中的各 种特征的尺寸。
图1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应用于城市铁路应用的环境感知命令和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环境感知命令和控制系统的服务器/客户机部分的框图;
图3A是在某些实施例中的环境感知命令和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图3B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应用于公共交通系统的环境感知命令和控制系统的流程图;以 及
图4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环境感知命令和控制系统的计算机部分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公开内容提供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特征的许多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下面描述了 部件和设置的具体示例以简化本公开内容。这些作为示例,并不旨在进行限制。
为了实现更高的系统效率,发展了环境感知能力。将该环境感知能力应用于公共交通系 统,生成超出历史乘客流量的相关且翔实的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交换、分析以及采取动作以 重新安排当前列车行为,例如对公共交通系统运行进行实时重新安排和实时调整,这包括改 变后的列车站停留时间、给定列车中的车厢的改变数量、安排额外的停靠、安排额外的本地 列车和/或特快列车、调整/优化出行时间和实时列车间隔时间,以满足需求和/或提高能源效 率等。相关且翔实的数据包括:天气预报;交通延误;影响公共交通使用的大型活动日程表, 例如受欢迎的体育赛事、音乐会和其他活动;以及反映实时公共交通需求和使用的数据。从 移动电话应用程序产生实时数据,该移动电话应用程序在移动电话用户与移动服务器之间提 供数据双向交换。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服务器支持基于云的计算。将该数据与移动电话应 用程序联合开发、由移动服务器接收该数据以及将该数据传输到车辆网络控制系统,以提供 环境感知公共交通控制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感知公共交通控制系统用于改善自动化 (无人驾驶的)列车控制系统的性能。
环境感知公共交通控制系统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件:车辆网络控制系统,例如列车控制 系统;移动服务器;以及驻留在公共交通用户或潜在用户的移动设备上的移动设备应用程序。 车辆网络控制系统通过一个或更多个移动服务器接收来自正在使用在移动设备上执行的移动 应用程序的用户的信息。从移动应用程序接收到的信息包括用户的起始站、目的站、票务信 息、用户的特殊需要以及其他相关的用户特定信息。车辆网络控制系统还接收其他信息,例 如天气预报、交通延误、特殊活动如体育赛事、以及其他相关的非用户特定信息。在一些示 例中,车辆网络控制系统还基于客流量和目标信息来预测特殊活动。在一些示例中,从移动 应用程序接收额外的信息。在一些示例中,从外部源例如场地日程表、交通系统、气象数据 中心等接收附加信息。车辆网络控制系统使用模式识别来结合历史数据分析所收集的信息, 以实时确定轨道网络内的车辆的运行。车辆网络控制系统还通过移动服务器提供对在移动设 备上执行的移动设备应用程序的更新。提供给应用程序的信息包括更新后的车辆时刻表、站 内乘客人数、票务信息、车辆类型例如本地或特快、有关服务中断的警报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雷兹加拿大公司,未经泰雷兹加拿大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17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