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1715.8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2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杉山慎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2 | 分类号: | B60N2/42;A47C7/40;B60N2/20;B60N2/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 ||
1.带有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包括:
左右侧框架,其构成所述座椅靠背的左右框架;
承压部件,其设置在左和右侧框架之间,并用于接收来自乘员的负载;以及
驱动机构,其分别设置于所述承压部件的左右两侧,并用于引发所述承压部件的右端部或左端部从初始位置向位于初始位置前方的前进位置移动或从前进位置向初始位置移动;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到所述承压部件的连杆机构和用于驱动连杆机构的驱动源,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部件,其设置为相对于所述侧框架可向前和向后转动,并与承压部件连接,并且设置为当乘员输入等于或大于预定量的负载时动作,以引发承压部件向位于初始位置后方的后退位置移动,以及
其中,所述车辆座椅包括防转部件,其用于当乘员对承压部件输入小于预定量的负载时,限制第一连杆部件的向后转动;当乘员对承压部件输入等于或大于预定量的负载时其发生变形,以允许第一连杆部件的向后转动,
所述防转部件包括对所述第一连杆部件向使其向前转动的一侧施力的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被钩在所述第一连杆部件上,
所述防转部件包括连接索,其设置为连接承压部件和第一连杆部件,
所述连接索和所述第一连杆部件的连接部被配置为,在所述承压部件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一连杆部件的转动中心的前方,在所述承压部件处于所述后退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一连杆部件的转动中心的后方,
在所述承压部件处于所述后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连接索对所述第一连杆部件向使其向后转动的一侧施力,并将所述承压部件保持在后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二连杆部件,所述第二连杆部件与所述驱动源的输出轴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杆部件可转动,
所述施力部件被钩在所述第二连杆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防转部件包括连接索,其设置为连接所述承压部件和所述第一连杆部件,
所述施力部件是钩在所述第一连杆部件与所述第二连杆部件上的扭转弹簧,
所述连接索和所述第一连杆部件的连接部被配置为,在所述承压部件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一连杆部件的转动中心的前方,在所述承压部件处于所述后退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一连杆部件的转动中心的后方,
在所述承压部件处于所述后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连接索对所述第一连杆部件向使其向后转动的一侧施力,并将所述承压部件保持在后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一连杆部件具有接触部,其设置为当承压部件被引发移动时所述第一连杆部件接触承压部件,以及
其中当从第一连杆部件的转动轴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接触部具有凸起的弯曲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当从与转动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接触部具有凸起的弯曲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接触部具有球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接触部由塑料树脂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一连杆部件包括连杆本体以及设置有接触部的盖部件,其用于覆盖至少一部分所述连杆本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二连杆部件,其设置为相对于侧框架可转动,并用于驱动承压部件,
其中所述驱动源用于转动第二连杆部件;
其中右侧第二连杆部件和左侧第二连杆部件可相互独立地转动;以及
其中所述施力部件是钩在所述第一连杆部件与所述第二连杆部件上的扭转弹簧,
其中第二连杆部件具有止挡部,其设置为与相应的侧框架接触或与相对于相应的侧框架上固定的部件接触,以限制第二连杆部件的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止挡部包括第一止挡部,其用于限制第二连杆部件在一个方向上的转动;以及第二止挡部,其用于限制第二连杆部件在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右侧第二连杆部件和左侧第二连杆部件均可以通过同样的零部件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17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身侧部构造
- 下一篇:用于具有皮带传动起动发电机的引擎系统的转矩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