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用于增强胎侧的增强件的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1259.7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5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G·安德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09 | 分类号: | B60C9/09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4 | 代理人: | 程伟,郭海娜 |
地址: | 法国克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用于 增强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主题为包括胎体帘布层和胎侧增强帘布层的轮胎,所述胎侧增强帘布层包括织物丝状增强元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已知这样的常规轮胎,其包括胎体增强件,所述胎体增强件包括胎体帘布层,该胎体帘布层通过围绕环形增强结构向上卷绕而锚固在胎圈中,从而形成从一个胎圈经过轮胎的胎冠延伸至另一个胎圈的主束和从环形增强结构径向向外延伸的卷边。
当这种常规轮胎在常规使用条件(速度和负载方面)下行驶在地面上时,其可能在胎面或胎侧处经受冲击,冲击的频率和强度通常是相当大的。轮胎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吸收这些冲击并使其减弱,而不由此显著地影响车辆的有关车轮的移动性和完整性。
然而,当冲击的条件使得受冲击的外胎胎壁在充气室内或者直接与安装轮胎的轮辋形成对接,或者更通常地抵住本身直接抵靠车轮轮辋的外胎胎壁的其他区域时,这种吸收冲击的能力有时达到其极限。特别是对于当轮辋具有相对于实际真正轮辋座的外部径向突出部的情况是由此如此。通常被称为“轮辋凸缘”的这种突出部被经常设置用来防止轮胎的胎圈在车轮的移动过程中在轴向方向应力的作用下变得不适宜。
经受这种情况的常规轮胎很可能承受上面所述这种现象的后果。在受到冲击的部分中,轮胎的内壁在障碍物和轮辋凸缘之间突然折叠并且受到限制(“挤压冲击”)。这可能导致胎壁断裂并由此丧失其充气压力,这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车辆立即丧失机动性。然而,即使当轮胎能够承受时,其组件可能已经被这种情况损伤;专业人员理解胎侧中的凸出或其他信号表示外胎结构已经变弱并存在胎壁长期在其组件反复弯折的作用下将断裂的风险。
已经提出了用于增强轮胎的多种途径以对抗这种“挤压冲击”现象。为了针对“挤压冲击”而增强上述常规轮胎,特别地有名的实践是加长卷边。胎体帘布层卷边的径向外端部径向地往回延伸使得其夹在胎体帘布层的主束和轮胎的胎冠增强件之间。此设计以“胎肩锁定”的名称而已知。
尽管“胎肩锁定”类的设计确实有效地使得轮胎不易受到“挤压冲击”的损害,但其具有昂贵且不能对轮胎性能进行极细微调整的缺点。这是因为胎体帘布层的主束和加长的卷边各自具有与常规轮胎的胎体帘布层相同的织物丝状增强元件,该织物丝状增强元件不具有加长的卷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工业制造过程中最小化帘布层的差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抗“挤压冲击”并提供优化的耐久性的轮胎。
为此目的,本发明的一个主题为一种轮胎,其包括:
-覆盖有胎面的胎冠、两个胎侧、两个胎圈,每个胎侧将每个胎圈连接至所述胎冠,
-胎体增强件,其锚固在所述胎圈的每一个中,所述胎体增强件从每个胎圈延伸通过每个胎侧,并包括织物丝状胎体增强元件,每个织物丝状胎体增强元件包括至少两个胎体复丝织物合股束,所述至少两个胎体复丝织物合股束以R1的捻度相互螺旋缠绕,其中R1以圈/米表示,
-胎侧增强件,其包括织物丝状胎侧加强件增强元件,每个织物丝状胎侧加强件增强元件包括至少两个胎侧加强件复丝织物合股束,所述至少两个胎侧加强件复丝织物合股束以R2的捻度相互螺旋缠绕,其中R2以圈/米表示,
其中轮胎R=max(K1,i)/min(K2,j)>1,其中
-K1,i是每个织物丝状胎体增强元件的i个胎体复丝织物合股束的每一个的捻度因数,其定义为K1,i=R1.[T1,i/(1000.d1,i)]1/2,其中以tex表示的T1,i是i个胎体复丝织物合股束的每一个的支数,而d1,i是制得i个胎体复丝织物合股束的每一个的材料的密度,
-K2,j是每个织物丝状胎侧加强件增强元件的j个胎侧加强件复丝织物合股束的每一个的捻度因数,其定义为K2,j=R2.[T2,j/(1000.d2,j)]1/2,其中以tex表示的T2,j是j个胎侧加强件复丝织物合股束的每一个的支数,而d2,j是制得j个胎侧加强件复丝织物合股束的每一个的材料的密度。
根据本发明的轮胎具有高“挤压冲击”耐性且具有优化的耐久力,如在下文中的比较测试结果所示。
特别地,此目的通过将经优化的胎体帘布层和胎侧增强帘布层相结合的轮胎实现,经优化的胎体帘布层是说其中的织物丝状胎体增强元件的捻度因数使得其本身在严峻使用条件下不能实现某些功能,例如吸收冲击,而胎侧增强帘布层中增强元件的捻度因数低于胎体帘布层的增强元件的捻度因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12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