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吸附剂和气体吸附片以及空气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0172.8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7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三好贤吾;东由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A61L9/01;A61L9/16;B01D53/02;B01J20/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赵莹,杨思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吸附剂 吸附 以及 空气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高效率地除去醛类的气体吸附剂、气体吸附片和使用所述气体吸附片的空气过滤器。
背景技术
关于空气中的污染物质,虽然其种类多种多样,但在其中特别是乙醛等醛类作为污染物成为了很大的问题。乙醛是香烟的烟和汽车尾气中所含有的代表性的恶臭成分,即使在低浓度下也容易感到臭味。
一直以来,要除去空气中的恶臭成分,一般使用具有大的表面积和孔容的活性炭,但是与其他恶臭成分相比,乙醛的活性炭中的平衡吸附量显著地小,因此不具有实用性能。
在此,作为提高基于活性炭的乙醛吸附除去性能的手段,提出了在活性炭中浸渗胺类以提高其性能的方法的方案(参考专利文献1)。但是,在该提案的情况中,在空气过滤器那样的空气(空气)流动的动态条件下,其性能尚不充分。
除此之外,作为在空气流动的动态条件下的乙醛的吸附除去手段,提出了在多孔二氧化硅中担载半胱氨酸类的醛气体吸附剂的方案(参考专利文献2)。然而,该方案的醛气体吸附剂也和活性炭一样,在动态条件下的性能不充分,同时有发生经时劣化的课题。
在此进一步地,作为在空气流动的动态条件下的乙醛的吸附除去手段,提出了在多孔二氧化硅中担载具有伯胺基的化合物的醛气体吸附剂的方案(参考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5-3177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2-12094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2-2001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3中提案的醛气体吸附剂虽然在动态条件下发挥出高性能,但在长期保存时,有性能逐渐下降的课题。
为此,需要在动态条件下具有乙醛除去性能并且在保存期间中不发生经时劣化的适合于空气过滤器用途的醛气体吸附剂。
在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以高效率地除去醛类并且可以抑制其在保存期间中的醛除去性能的经时劣化的气体吸附剂。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经锐意探讨的结果,最终完成了如下所述的本发明。
本发明的气体吸附剂是在无机多孔介质中至少担载有水溶性的酸酰肼化合物和在官能团中具有巯基的化合物的气体吸附剂。
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吸附剂的优选的方式,所述在官能团中具有巯基的化合物具有氨基。
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吸附剂的优选的方式,所述在官能团中具有巯基的化合物是半胱氨酸。
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吸附剂的优选的方式,本发明的气体吸附剂是将其5g分散于100g水中时pH(氢离子指数)为3.0~7.5的气体吸附剂。
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吸附剂的优选的方式,在所述无机多孔介质中进一步担载了选自有机酸和无机酸的至少一种酸。
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吸附剂的优选的方式,所述无机多孔介质是多孔二氧化硅。
本发明的气体吸附片是将所述气体吸附剂夹在2片具有透气性的片状物中,然后通过热塑性树脂将所述气体吸附剂固定至所述片状物的气体吸附片。
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所述气体吸附片制造空气过滤器。
本发明的气体吸附剂的制造方法是将所述半胱氨酸和水溶性酸酰肼化合物溶解在水中,将其浸渗在无机多孔介质中并使其干燥的气体吸附剂的制造方法。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得到的气体吸附剂由于与醛类的反应速度和吸附容量优异,可以在动态环境下发挥出优异的醛除去性能,与此同时,由于可以抑制在保存期间中的经时劣化,可以经长时间发挥出优异的醛除去性能。
此外,同样对于含有本发明的醛气体吸附剂的气体吸附片和空气过滤器,由于与醛类的反应速度和吸附容量优异,可以在动态环境下发挥出优异的醛除去性能,与此同时,由于可以抑制在保存期间中的经时劣化,可以经长时间发挥出优异的醛除去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重要的是,本发明的气体吸附剂是在无机多孔介质中至少担载了水溶性酸酰肼化合物和在官能团中具有巯基的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首先通过使用无机多孔介质,得到了可以与处理气接触的表面积,与此同时,可以以足够的量担载后述药剂,可以在动态状态下提高醛除去效率。
作为在本发明中采用的无机多孔介质,可以列举出沸石、活性氧化铝、多孔二氧化硅、活性白土、硅酸铝以及硅酸镁等,可以从其中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在其中,由于在孔隙表面具有硅醇基,与水溶性酰肼化合物的亲和性优异,优选使用多孔二氧化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501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