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超吸收性聚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4792.0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2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金琪哲;李相琪;金圭八;朴晟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C08F2/10 | 分类号: | C08F2/10;C08F20/10;C08J3/075;C08L10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顾晋伟;高世豪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吸收性聚合物 光聚合 制备 水凝胶聚合物 聚合步骤 两阶段 热聚合 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 光聚合引发剂 热聚合引发剂 单体组合物 物理性质 改良 | ||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超吸收性聚合物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备超吸收性聚合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30℃至55℃的温度下进行包含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热聚合引发剂和光聚合引发剂的单体组合物的光聚合;在55℃至120℃的温度下进行热聚合和光聚合以形成水凝胶聚合物;以及将该水凝胶聚合物干燥。根据本发明,通过包括两阶段聚合步骤可获得具有改良物理性质的超吸收性聚合物,所述两阶段聚合步骤包括在低温下进行光聚合以及之后在高温下进行热聚合或光聚合。
发明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超吸收性聚合物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超吸收性聚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两个聚合步骤。
本申请要求2013年9月3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3-0116757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超吸收性聚合物(Super Absorbent Polymer,SAP)是能够吸收自身重量的500倍至1000倍的水分的合成聚合物材料。各开发商将SAP命名为不同的名称,例如SAM(SuperAbsorbent Material,超吸收性材料)、AGM(Absorbent Gel Material,吸收性凝胶材料)等。自从将这种超吸收性聚合物开始实际应用于卫生产品,现在其已经不仅广泛地用于卫生产品如儿童的一次性尿布等,而且还用于园艺用保水性土产品、土木工程和建筑用止水材料、育苗用片材、食品流通领域中的保鲜剂和泥敷剂用材料等。
超吸收性聚合物一般能够通过使聚合物的单体聚合并将其干燥并粉碎来制备成粉末型产品。
在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中,使单体聚合的步骤是用于确定聚合物的物理性质的重要步骤。作为聚合方法,已知反相悬浮聚合、热聚合和光聚合等。其中,作为光聚合法,已知将用于聚合物的单体组合物置于条带上并且从顶部照射以使该单体组合物聚合的方法。
然而,根据上述聚合方法,照射量可能根据单体组合物的深度而不均匀,因此,聚合度可能根据深度而变得不均匀。例如,在将预定厚度的单体组合物置于条带上的情况下,在位于接近光源处的单体组合物的上部,聚合作用由于大量光照而进行得相对过度,而在位于远离光源处的单体组合物的下部,光照量不足,因此聚合作用可能无法完全进行,并且可能留下未聚合的组分。在这种情况下,超吸收性聚合物的物理性质可能降低。为克服这个问题,光的量或光照时间可根据单体组合物溶液的位置而变化,这使得工艺复杂化并增加工艺时间,从而降低生产率。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具有改良物理性质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方法,通过包括两个聚合步骤来实现。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30℃至55℃的温度下进行包含水溶性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热聚合引发剂和光聚合引发剂的单体组合物的光聚合;在55℃至120℃的温度下进行热聚合和光聚合以形成水凝胶聚合物;以及将该水凝胶聚合物干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具有高吸收度但具有低水溶性组分含量的超吸收性聚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发明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并且可以对其做出多种修改,但在下文将详细地例示并说明特定的实施方案。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的公开内容,并且包括在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效方案或替代方案。
下文中,将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4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