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式受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4221.7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3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小泉正刚;大桥修;定方秀树;藤田笃志;大森义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5/00;H01F3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邸万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式受电 装置 | ||
本发明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是以非接触方式受电电力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采用的结构包括:包含用于接受来自供电线圈的供电的受电线圈和谐振用电容的谐振用电路;以及在所述谐振用电路的后级,调整特定的频率中的供电侧线圈电流和受电侧线圈电流之间的相位差,以使水平方向的磁通相互抵消的相位调整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非接触方式受电从地面侧设置的供电装置利用电磁力供电的电力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EV:Electric Vehicle)、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Plug-inHybrid Electric Vehicle)等的用电行驶的汽车(以下,仅称为“车辆”)日益普及。这样的车辆装载大容量的蓄电池,将从外部供电的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使用存储的电能来行驶。
作为从外部对车辆的蓄电池供电的方法,已知在地面侧设置的供电装置的一次侧线圈和车辆侧设置的受电装置的二次侧线圈之间,使用电磁力进行非接触式供电的方法。在采用了该方法的非接触式供电系统中,在考虑到从位于地面的一次侧线圈向车辆底面上设置的二次侧线圈的供电的情况下,相对于地面,水平方向的磁通可能成为不必要的辐射,需要降低不必要的辐射。作为降低不必要的辐射的方法,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方法。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交替地切换驱动频率的扩频,抑制一定的频率中的不必要的辐射的值并降低辐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0-1935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可是,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方法,不足以使不必要的辐射满足由法规确定的规定值,仍被要求不必要的辐射的进一步降低。此外,在非接触式供电上可使用的驱动频带上有限制,况且,通过扩频并不能使驱动频率自由地变化。而且,在非接触式供电系统中,若使驱动频率变化,则对供电效率、发热等各种各样的项目有影响,所以其实现不容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使驱动频率变化而降低不必要辐射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是以非接触方式受电电力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采用的结构包括:谐振用电路,包含用于接受来自供电线圈的供电的受电线圈和谐振用电容;以及相位调整电路,在所述谐振用电路的后级,调整特定的频率中的供电侧线圈电流和受电侧线圈电流之间的相位差,以使水平方向的磁通相互抵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不使驱动频率变化而降低不必要辐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充电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供电单元及受电单元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3的(a)是表示图2所示的供电单元及受电单元的等效电路的图,图3的(b)是表示不包含相位调整电路的等效电路的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供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的配置的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供电线圈和受电线圈之间形成的磁场形状的概念图。
图6是表示供电侧线圈电流及受电侧线圈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相位调整电容的电容量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供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的配置的图。
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供电线圈和受电线圈之间形成的磁场形状的概念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42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