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以及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3818.X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3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北村圭史;水谷嘉宏;竹田康人;平井宏树;田中彻儿;前岨宏芳;曾根康介;加藤晃央;二村一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56 | 分类号: | H01R13/56;H01R13/4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权太白,谢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以及线束。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连接器(外壳主体)的后端部安装了电线罩的结构。电线罩具有收纳从连接器的后表面延伸出的电线的四角箱状的电线收纳部。在电线收纳部的上下、左右的各面开口地设置有电线拉出口,在电线拉出口的前缘部经由铰接件连结地设置有能够开闭电线拉出口的开闭盖。在这种情况下,在4个电线拉出口当中,3个电线拉出口的开闭盖关闭,另一方面,1个电线拉出口的开闭盖打开,穿过该打开的1个电线拉出口而拉出从连接器延伸出的电线。因此,从电线罩处的1个电线拉出口仅向一个方向拉出电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938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连接器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情况下,例如,如果从电线罩拉出的电线产生松弛(余长),则在该松弛的范围内连接器的头部进行摇摆,连接器从能够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位置发生位置偏移,有可能对嵌合作业造成障碍。
本发明是根据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够顺利地进行连接器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作业。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外壳主体,收容端子配件,与所述端子配件连接的电线从所述外壳主体的后表面延伸出来;以及引导部,配置于所述外壳主体的后方,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贯通的贯穿部中布线穿过该贯穿部的两端开口而向两个方向延伸出的电线而成,在所述贯穿部中,干线部的电线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同轴地贯通布线,所述引导部具有被一体连结于所述外壳主体的后端上缘而向后方突出的基部以及被一体连结于该基部的后端而向下方突出的臂部,所述贯穿部通过所述外壳主体的后表面、所述基部以及所述臂部来划分,所述臂部被设为从所述基部的后端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向下方成对地突出的形态,两臂部不具有在后视时与所述外壳主体在宽度方向上重叠的部分。
另外,本发明的线束的特征在于,具备:干线部,具有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出的多根电线;以及连接器,针对在所述干线部的延伸方向中途向前方分支的电线,收容与该电线的端部连接的端子配件,所述连接器具备:外壳主体,收容所述端子配件,所述分支的电线从所述外壳主体的后表面延伸出来;以及引导部,配置于所述外壳主体的后方,具有供所述干线部的电线穿过的贯穿部,在所述贯穿部中,干线部的电线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同轴地贯通布线,所述引导部具有被一体连结于所述外壳主体的后端上缘而向后方突出的基部以及被一体连结于该基部的后端而向下方突出的臂部,所述贯穿部通过所述外壳主体的后表面、所述基部以及所述臂部来划分,所述臂部被设为从所述基部的后端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向下方成对地突出的形态,两臂部不具有在后视时与所述外壳主体在宽度方向上重叠的部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在引导部的贯穿部中布线有穿过该贯穿部的两端开口而向两个方向延伸出的电线,因此该向两个方向延伸出的电线成为轴,能够防止连接器的头部摇摆,使外壳主体的前表面正对着能够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顺利地进行连接器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作业。另外,能够无障碍地进行端子配件向外壳主体的插入动作。
同样地,根据本发明的线束,干线部的电线穿过各连接器的引导部的贯穿部,因此该干线部的电线成为轴,能够防止各连接器的头部摇摆,使外壳主体的前表面正对着能够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顺利地进行连接器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作业。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不困惑地进行各个连接器与对应的对方连接器的嵌合作业,并且能够避免两个连接器错误地与不同于本来的对方连接器的连接器嵌合的情形。另外,能够无障碍地进行端子配件向外壳主体的插入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实施例的方式1的线束中多个连接器与分别对应的对方连接器正对地排列地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连接器的外壳的主视图。
图3是上述连接器的外壳的后视图。
图4是上述连接器的外壳的仰视图。
图5是示出在方式2的线束中多个连接器排列地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将连接器的罩部设为打开状态并且布线了各电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连接器的外壳的主视图。
图8是上述连接器的外壳的俯视图。
图9是将罩部设为打开状态时的外壳的主视图。
图10是将罩部设为打开状态时的外壳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38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