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枢转换向器的双面热打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3729.5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2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特·弗雷德里克·明德勒;亚历克斯·大卫·霍瓦特;史蒂文·J·托马诺维奇;理查德·索尔特;约瑟夫·安东尼·马尼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达阿拉里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60 | 分类号: | B41J3/60;B41J13/00;B41J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87 | 代理人: | 齐杨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转换 双面 打印 系统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13年11月2日提交的第14/070,496号美国申请的权益,其为均在2012年6月26日提交的第13/532,865号美国申请(第8,599,229号美国专利)及第13/532,875号美国申请(第8,599,230号美国专利)的部分接续案。第14/070,496号美国申请进一步要求均在2013年8月19日提交的第61/867,243号美国临时申请及第61/867,253号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
本申请进一步要求2013年11月2日提交的第14/070,495号美国申请的权益,其为均在2012年6月26日提交的第号美国申请(第8,599,229号美国专利)及第13/532,875号美国申请(第8,599,230号美国专利)的部分接续案。第14/070,495号美国申请进一步要求均在2013年8月19日提交的第61/867,243号美国临时申请及第61/867,253号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打印系统的领域,且更特定来说涉及一种提供双面图像的卷筒输送热打印系统。
背景技术
在热染料升华打印中,通常众所周知的是,通过加热一或多种施体材料(例如着色剂(例如,染料)或其它涂料)并抵着具有着色剂接收层的受体媒介按压所述施体材料来呈现图像。通常由具有加热元件阵列的热打印头供应热。施体材料通常以一定大小的施体片提供在称为施体带的可移动网上。施体片在所述带上组织成施体组;每个组含有用来将图像记录在受体网上的所有施体片。对于全色图像,可使用多色染料片,例如红色、品红色及青色施体染料片。可在施体组内以相似方式使用其它色片布置。此外,每个施体组可包含外涂层或密封剂层。
热打印机在照相打印方面提供多种多样的优点,包含真实的连续色调标度变化的提供及作为打印过程的部分沉积防护外涂层以使由此形成的图像免受机械及环境破坏的能力。相应地,许多照相亭及家用相片打印机当前使用热打印技术。
一些热打印系统经调适以在个别受体媒介薄片上进行打印。用于大体积应用(例如,照相亭)的热打印系统通常利用卷筒输送受体媒介。此最小化人类操作者所需的交互量且增大系统鲁棒性。
常规上,热打印机经调适用于产生单面图像且使用具有涂覆在衬底的仅一面上的着色剂接收层的受体媒介。存在其中可能需要在受体媒介的两面上进行打印以提供双面图像的各种应用(例如,写真集及照片日历)。一些现有技术方法利用两个打印站,每个打印站包含各自用来打印图像的每面的其自身的热打印头及施体带。此对热打印机设计添加显著成本及大小。其它现有技术方法利用大又笨重的机构以在已打印第一面图像之后使受体媒介供应卷筒重新定位以便打印第二面图像。此方法也对热打印机设计添加显著成本及大小。
需要低成本又紧凑的卷筒输送双面热打印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卷筒输送双面热打印系统,其包括:热成像受体的供应卷筒,其在衬底的第一面及第二面上具有染料接收层;打印路径;反向路径;可枢转换向器;热打印头,其沿打印路径定位;施体带;切割机;及打印机控制器。换向器经调适以绕轴枢转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中,其中在换向器位于第一位置中时将热成像受体从供应卷筒引导到打印路径中,在换向器位于第二位置中时将热成像受体从供应卷筒引导到反向路径中,且在换向器位于第三位置中时将热成像受体从反向路径引导到打印路径中。施体带通过热打印头从施体供应卷筒输送到施体卷绕卷筒且包含一或多个施体片,每个施体片具有各自施体材料。切割机定位在换向器与反向路径之间。最后,打印机控制器控制热打印系统的组件以执行打印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达阿拉里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柯达阿拉里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37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