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变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2787.6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8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成庸准;金正熙;李东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人进 |
主分类号: | F16H7/04 | 分类号: | F16H7/04;F16H7/08;F16H55/36;F16D41/06;F03B1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程;何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变换装置 动力源 能源存储装置 不规则运动 旋转输出轴 储蓄 发电效率 上下方向 生产电力 旋转连接 侧方向 输出轴 发电机 波浪 海上 能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变换装置,其浮在海上,经波浪在一定范围内向上下方向及侧方向作不规则运动,从间歇地发生线形动力的动力源接收动力,使动力的一部分旋转连接在发电机的输出轴生产电力,剩余的一部分储蓄在能源存储装置之后,当从动力源的动力传达形成不了时,由储蓄的能源旋转输出轴,可提高发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变换装置,尤其是涉及浮在海上,经波浪在一定范围内作不规则运动,从间歇地发生线形动力的动力源接收动力,使动力的一部分旋转连接在发电机的输出轴生产电力,剩余的一部分储蓄在能源存储装置之后,当从动力源的动力传达形成不了时,由储蓄的能源旋转输出轴,可提高发电效率的动力变换装置。
技术背景
波力发电装置作为利用波浪的流动旋转发电机,且通过这些发电机的旋转运动生产电能的设备,改善在海上考虑波浪能源的输出变动的大规模发电平台的施工问题等,在波力资源丰富的海洋国家等,波力能源的开发正在被活跃地开展。
作为与现有的波力发电有关的技术,在申请专利第10-1049518号公开了,涉及利用波浪的上下运动驱动发电机,可变换成电能的波力发电装置,其构成为,当浮力体向上侧移动时,旋转力传达到动力传达轴并发电,且浮力体向下移动时,由回归装置使动力传达绳被缠绕并复原,可进行连续地发电,与波浪的外力无关,也可提高结构稳定性的波力发电装置。
还有,在公开专利第2004-0026588号公开了,当在动力变换部的动力传达控制部件,将浮球的上下运动变换成一方向的旋转运动时,利用其在压缩空气生成部和压力控制部控制生产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之后,将其提供到发电部,使生产电为构成的利用波浪的发电装置。
但是,适用在现有波力发电装置的动力变换装置,其构成的重点放在将浮力体的上下方向的线形动力,有效地变换为旋转动力,并且,当由波浪发生浮力体的侧方向线形运动时,线形动力不能变换或者变换成旋转动力的效率明显低下,且可发生机械损伤或者疲劳的问题。
并且,有着当由绳连接动力源的浮力体和轴,使动力源移动绳时,缠绕在轴的绳松解并旋转轴,获得旋转动力的方式,但是,在这些方式绳的长度用尽,再也无法传达动力,并且为了反复地动力传达,需将移动的绳再次缠绕在轴,因此存在动力丧失连续性,使发电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问题,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浮在海上,由波浪以上下方向及侧方向,在一定范围内作不规则运动,从发生间歇线形动力的动力源接收动力,使动力的一部分旋转连接在发电机的输出轴生产电力,剩余的一部分储蓄在能源存储装置之后,当从动力源的动力传达形成不了时,由储蓄的能源旋转输出轴,可提高发电效率的动力变换装置。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这些课题,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动力变换装置包括第一张力传达部件,传达按照线形动力源的线形运动的张力;输入轴,具备连接在所述第一张力传达部件并且旋转的第一动力传达部件;能源传达轴,具备与所述第一动力传达部件连接,并且旋转的第二动力传达部件;能源存储元件,与所述第二动力传达部件连接,随着第二动力传达部件往一方向的旋转来存储弹性能源或者势能,并且在所述线形动力源发生的线形运动力被消除或者减少时,由所述存储的弹性能源或者势能旋转所述能源传达轴;输出轴,从所述输入轴和能源传达轴交替地接收旋转力并旋转;第一输入手段,将所述输入轴的旋转力传达到输出轴;第二输入手段,将所述能源传达轴的旋转力传达到输出轴。
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如同浮在海上的漂浮体,在一定范围内作不规则运动,从发生间歇线形动力的动力源接收动力,使动力的一部分旋转连接在发电机的输出轴生产电力,剩余的一部分储蓄在能源存储元件之后,当从漂浮体的动力传达形成不了时,由储蓄的能源旋转输出轴,可大幅度提高发电效率的动力变换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人进,未经株式会社人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27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润滑剂装置
- 下一篇:铸造粉尘脱硫脱硝废气治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