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数据传输的跨层和跨应用确认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1387.3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4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重钢;李晴;丁宗睿;李鸿堃;小保罗·L·罗素;迈克尔·F·斯塔西尼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6 | 分类号: | H04L1/16;H04L29/08;H04L1/1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李兰;孙志湧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数据传输 应用 确认 | ||
系统和方法可以整合确认,诸如应用级确认和媒体访问控制层确认。在跨层确认方法的实施例,媒体访问控制层确认和应用层确认可以被整合为单个媒体访问控制层确认。在跨应用确认方法的实施例中,用于第一应用的应用层确认和用于第二应用的应用层确认可以被整合在单个媒体访问控制层帧。
相关申请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6月21日提交的题为“METHODS OF CROSS-LAYER AND CROSS-APPLICATION ACKNOWLEDGMENT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PROXIMITY COMMUNICATION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837746的权益,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物联网(IOT)将对象或事物引入基于人对人(H2H)的互联网服务。它标志着物理或虚拟对象被互连以实现服务互联网(IoS)的互联网阶段。许多这些服务是基于接近度的,诸如智能购物、智能家居、智能办公、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停车、智能电网和智能城市等。
接近服务可以基于接近的点对点(P2P)通信。P2P设备包括平板电脑、智能电话、音乐播放器、游戏机、个人数字助理、膝上型电脑/PC、医疗设备、联网汽车、智能仪表、传感器、网关、显示器、报警器、机顶盒、打印机、谷歌眼镜、无人驾驶飞机和服务机器人等。P2P通信系统可以是具有控制器或作为基础设施的核心网络的集中式系统、或不具有控制器或作为基础设施的核心网络的分布式系统。接近服务可以包括人对人(H2H)接近服务、机器对机器(M2M)接近服务、机器对人(M2H)接近服务、人对机器(H2M)接近服务和网间网接近服务。
基于接近的应用和服务表示了一种从核心基础设施卸载沉重的本地互联网业务并且提供经由多跳对基础设施的连接的趋势。许多标准已经将接近服务使用情况认为其标准化工作组的一部分,诸如3GPP、oneM2M、IETF、IEEE和OMA。服务层以及跨层技术是支持这些服务的标准化的领域。
接近服务可以使用对于可靠数据传输具有不同确认(即ACK)机制的无线网络,如IEEE 802.15和IEEE 802.11标准系列中规定的。
“IEEE 802.15.4e,MAC Enhancement for IEEE 802.15.4-2006”ACK信息元素(IE)被定义用于使协调器确认在保证时隙(GTS)中发送的多个数据帧。组ACK用于向重传分配新的时隙。ACK帧可以包含附加内容作为IE。多信道自适应和切换被定义用于使发送方和接收方对切换其通信信道。
在“IEEE 802.15.4k in PHY/MAC Amendment for Low Energy CriticalInfrastructure Networks”中,定义了增量ACK(IACK),以协助可靠的MAC片段传输。每个IACK指示成功发送的片段和失败的片段。IACK可以被描述为ACK和NACK的组合。
在IETF约束应用协议(CoAP)中,在CoAP协议中存在ACK和重传。从本质上说,CoAP客户端首先向CoAP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如果请求需要被确认,则CoAP服务器需要向CoAP客户端发送回ACK。另外,CoAP服务器还可以负担响应以及ACK。这种ACK和响应是与完全独立于MAC层ACK的应用相关的CoAP级功能。无论是否存在MAC层ACK,CoAP协议将以这样的方式工作:分离的CoAP ACK和CoAP响应或承载的CoAP ACK和CoAP响应,如IETF CoAP中所规定的。
可以进一步优化如上所述的用于可靠数据传输的传统确认(例如,ACK)机制。
发明内容
传统协议中的MAC层确认是应用无视的或应用独立的。本文公开了一种整合了确认(诸如应用级确认和媒体访问控制层确认)的系统和方法。在实施例中,利用整合确认同时服务媒体访问控制层确认和应用层确认。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整合的确认来在相同的ACK帧中确认多个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413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