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合线穿引器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9698.6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7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J·海恩斯;A·卡迈勒;B·芬;J·梅尔斯海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库克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美国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合线 穿引器 及其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披露总体上涉及一种缝合线穿引器(suture passer),该缝合线穿引器包括一个套管和一个管心针,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一个缩回位置的缝合线穿引器,该缩回位置在该套管和该管心针之间的过渡处提供一个连续的外径。
背景技术
缝合线穿引器是一种临床医生用来使缝合线穿过软组织的装置。例如,该缝合线穿引器能够捕获缝合线并且能够推动或拉动该缝合线穿过软组织。缝合线穿引器可以用于多种程序中,包括腹疝修复。腹疝修复典型地涉及跨过腹壁缺损放置软组织修复假体。在微创手术过程(如腹腔镜程序)中,可以将假体递送到腹腔内并且定位在腹壁缺损上。可以通过假体和全部或部分腹壁施用缝合线以固定假体的位置。在假体的附接过程中,缝合线穿引器可以用于使一个或多个缝合线穿过皮肤、筋膜、以及腹壁肌肉。
Benderev等人的美国专利号5,439,467教导了一种具有一个细长探针的缝合线穿引器,该细长探针轴向地可移动地布置在一个管形探针引导件内的缩回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其中该细长探针的锐化远端尖端是暴露的。该细长探针具有一个凹部,该凹部与一个穿过该管形探针引导件的开口配合用于接收缝合线。由Benderev等人教导的缝合线穿引器以及其他可获得的缝合线穿引器可遭受包括难以顺畅地使缝合线穿引器穿过以及有效地穿过腹壁的缺陷。由于这个原因及其他原因,持续需要改进的缝合线穿引器装置。
本披露涉及上述问题或难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中,一种缝合线穿引器包括一个管心针和一个套管,该套管具有一个定义套管外径的开放远端。该管心针具有一个被配置为容纳在该套管内的并且包括一个缝合线保留凹口的近侧区段,以及一个具有基本上匹配该套管外径的扩展外径的远侧区段。该管心针的远侧区段终止于一个远侧切缘。该缝合线穿引器包括缩回位置,其中该管心针的近侧区段穿过该开放远端容纳在该套管内并且一个定义该近侧区段和该远侧区段之间的过渡处的管肩邻接该套管的开放远端;和伸展位置,其中该缝合线保留凹口相对于该套管的开放远端远侧地布置。
在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操作缝合线穿引器的方法。该缝合线穿引器包括一个套管,该套管具有一个定义套管外径的开放远端。该缝合线穿引器还包括一个管心针,该管心针具有一个被配置为容纳在该套管内的并且包括一个缝合线保留凹口的近侧区段,以及一个具有基本上匹配该套管外径的扩展外径的远侧区段。该管心针的远侧区段终止于一个远侧切缘。该方法包括使该缝合线穿引器前进穿过软组织的步骤,其中该缝合线穿引器处于在该套管和该管心针之间的过渡处定义一个连续的外径的缩回位置。在该缩回位置中,该管心针的近侧区段穿过该开放远端容纳在该套管内并且一个定义该近侧区段和该远侧区段之间的过渡处的管肩邻接该套管的开放远端。该方法还包括使得该缝合线穿引器从该缩回位置移动到伸展位置,其中该缝合线保留凹口相对于该套管的开放远端远侧地布置。缝合线容纳在该管心针的缝合线保留凹口内并且通过使得该缝合线穿引器回到该缩回位置使其被该缝合线穿引器捕获。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披露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缝合线穿引器的局部剖面侧视简图,示出处于缩回位置;
图2是图1的缝合线穿引器的局部剖面侧视简图,示出处于伸展位置;
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3-3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4是根据本披露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包括具有预形成的弯曲的套管的缝合线穿引器的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5-5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6是根据本披露的另一个示例性缝合线穿引器的一个远端部分的立体图,示出处于伸展位置;
图7是图6的缝合线穿引器的该远端部分的立体图,示出处于缩回位置;
图8是一位患者的软组织的局部剖面侧视简图,描绘了使用图1的缝合线穿引器的处理程序的一个阶段;
图9是处于另一个程序阶段的局部剖面侧视简图;
图10是处于另一个程序阶段的局部剖面侧视简图;
图11是处于另一个程序阶段的局部剖面侧视简图;并且
图12是处于另一个程序阶段的局部剖面侧视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库克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库克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96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